台湾文坛相关论文
两岸军事对峙是一段距今并不遥远的历史,但即使是亲身经历了戒严的作家,有不少的历史事件或作家受创的细节均模糊了。如拙著《台湾......
6月10日 多云 今天,我们学了《生命,生命》这一课。当读到“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
撰写《台湾文学史》,在台湾被称为“一项何等迷人却又何等危险的任务”(杨宗翰《文学史的未来 /未来的文学史?》,台北,《文讯》 2001......
1935年出生于东北哈尔滨的李敖,1949年随父母迁往台湾。驰骋台湾文坛数十年后,他于2000年代表新党参选“总统”,2004年单打独斗竞选“立法委员”。在“......
该文将台湾女作家朱天文、朱天心放在一起进行评说,通过对她们小说创作历程的梳理,比较二者文学创作主题和表现手法的异同,在相互......
张晓风的散文在当代台湾文坛以美文著称,她不仅将文章写得情深意浓,趣味横生,同时也将文章写得引人深思,启人智慧,再加上她那意象纷呈的......
琦君在台湾文坛享有着很高的地位。这主要来自于她在文学上的影响和成就。台湾曾经历了从农业到工商业的社会转型,西方文化也随之对......
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政治上也逐渐解冻,一大批港澳台作家进入大陆读者的视线.一些以前未被人知晓的人物......
【正】 六十年代中后期重新崛起的台湾乡土文学,是台湾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流派。近年来,随着现实社会的变异和文学自身的发展,乡土......
【正】 一从总体上看,当代台湾的历史发展,是沿着“东西两岸”迈进的。所谓“东西”,是指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而“两岸”,则......
在文化上,有相当一部分本土作家与“台独”政治势力遥相呼应。这股“泛绿”文坛势力主要由《台湾文艺》、《文学界》、《文学台湾》......
【正】 台湾新文学启轫迄今,已有半个世纪多了。绵延于斯的乡土作家,他们一代过一代,面对所处的社会现实,怀惴着历史使命感,根据自......
【正】1995年2月号的台湾《中外文学》刊出一《台湾文学的动向》专辑,刊登了三篇论文:陈昭瑛《论台湾的本土化运动——一个文学史......
1998年,台湾文坛围绕“皇民文学”问题展开一场论争。张良泽等美化、正当化“皇民文学”的论调,乃近年来台湾一股亲日仇华社会思潮在文坛......
作为台湾文坛上引人瞩目的高产女作家,郭良蕙不仅游走于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的中间地带,拥有广泛的社会读者群,而且以她对20世纪五......
前言纪弦,是20世纪50年代台湾文坛的诗活动家,也是政治舞台的投机人物,遵奉国民党亲美反中的“文艺政策”创办《现代诗》。这个诗......
【正】 风雨如晦, 鸡鸣不己。 ——《诗经》 在“五四”运动直接影响下发生发展的台湾新文学迄今已有六十余年了。因为台湾文学是......
【正】 凡是深入研究过台湾当代文学发展的人们,都不难发现,光复后至70年代的台湾文学史,具有鲜明的阶段性:50年代,由于台湾当局基......
1895年割台后,施士洁离台内渡,在台的交游仍很热络。征诗是施士洁与台湾文坛互动的平台;写序文、写启示、写碑记及应酬之作是施士......
通过对离台内渡的台湾进士、作家施士洁与海峡两岸诗社文学活动的考证,论述了施士杰对婆娑仙籁吟社、菽庄吟社、寄鸿吟社等诗社发......
日据时期台湾女作家以日语创作者不多,在当时的台湾文坛是被边缘化的群体。但这些有限的女性创作,却有着不同于同时期男作家的鲜明创......
【正】 台湾“中国文艺协会文艺奖”和“吴浊流文学奖”是两个重要的文学奖。前者一九八四年度小说创作奖获得者是许芗君和侯桢;后......
她生于名门,外祖父是有“台湾太史公”之称的连横,表弟是连战,在台湾大学中文系就读期间师从文学大家台静农。她已年过八旬,以“五笔”......
师范等人创办的<野风>杂志,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台湾文坛一个重要而有深远影响的文艺刊物.尤其是创刊之初的前四十期,在当时"反共......
【正】从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台湾文学沿着曲线走了一个圆。即:传统——西化——传统。这一曲折的历史,包含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和教......
【正】 林承璜是我情同手足的挚友。难得元旦休闲,我去他家探望。在他堆满书稿的写字桌上,我见到1995年12月号的《香港文学》,上面......
台湾文学在五十年代后期、六十年代中曾发生过很长一段时期的文学“西化”,到七十年代,文学的走向又“回归乡土”,“回归传统”。......
在台湾做一个畅销作家并不难,但从事真正的纯文学创作而作品畅销的作家却极少,琦君就是这极少数作家中的一位。据台湾《中国时报》报......
文坛新锐,后势可期 2010年台湾出版界最大的奇迹,当属作家刘梓洁,以新人之姿推出散文与小说文集《父后七日》(宝瓶),搭上电影宣......
【正】 陈映真是台湾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他既有丰硕的小说成果,又有不少富于战斗性的文艺论文和具有独到见解的文艺评论......
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复杂的东亚文学场域中,台湾知识分子对鲁迅的接受呈现了多路径的特征。1930年代初期,台湾知识分子通过阅读日......
现实关注焦点的都市转移 70年代末的乡土文学论战,使台湾乡土文学在1980年前后曾达到一个高潮,但到了80年代的中、后期却已呈颓势......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余光中的"历史问题",主要是指1977年发表围攻乡土文学的杂文《狼来了》,及向台湾当局"检举"陈映真为共产主义信徒的问题。其主要论......
<正>朱氏姐妹:人潮中逆行的宝岛传奇台湾著名女作家朱天心,纵横台湾文坛几十年。《击壤歌》是朱天心最畅销的书。出版头五年,销售......
<正>在短短一年间,内地读者对港台作家从陌生到如数家珍。张大春、齐邦媛、西西、朱天心、唐诺、葛亮等港台作家,在内地图书出版界......
美国华文文学的生存、发展是迟滞于美国华人在那块辽阔富饶土地上的生存奋斗史的,从 1785年到 1882年早期华工赴美创业期间,尽管华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