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影响相关论文
据《困际先驱导报》消息,位于日本仙台市博物馆内的“鲁迅之碑”,迎来了建碑50周年的纪念日,约有90名中日友好团体人士以及鲁迅的粉丝......
我国创始之初的师范学校在“以日为师”的时代背景下,在办学中的方方面面都受到日本的影响,本文主要从理论,师资,课程体系,教材等......
针对地震对日本影响的分析漫天飞舞,这里面最多的是经济总量、产业链、基础设施建设等,其实我们忽视了重建的目的。在当今新的金砖......
日本的文学思潮观形成于对欧洲文学思潮的译介,厨川白村最早进行欧洲文学思潮史的系统研究并明确阐述了自己的文学思潮观,成了后来日......
从《棠棣之花》这部剧作入手,透视郭沫若在抗战期间创作主旨的转变,以及他在这种转变中对日本文化的吸收和借鉴,以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
“国民性批判”是“五四”前后中国文学的重要主题之一,它发端于晚清,是当时改良派发起的启蒙新民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国民”一......
在多种原因的作用下,清末警政兴办过程中,一方面清政府向日本派遣了大量警务留学生;另一方面鼓励官绅赴日游历,考察警务;再一方面,国内警......
“南画”一词在中国古代画学文献中不多见,1929年陈小蝶对第一届美展作品分类中出现“南画派”,而紧随之为“文人派”,这在观念上为我......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清末中国形成了一股地方自治思潮,地方自治成为清末预备立宪的一个重要内容,虽然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它的出现和意义......
中国现代文学是在开放的世界体系中,从社会要求与外来影响的相互撞击中产生并发展的,它与世界文学潮流发生了不可分割的联系,从本质上......
<正>在19世纪之前日本一直受到中国的影响,但从19世纪末开始这一局面迅速发生逆转,中国越来越多地受到日本的影响。这种影响可分为......
民国时期,我国一大批学者东渡日本,从那里吸收学习各国的艺术理论,并将其融入自身的文艺创作中,对我国艺术学理论的建设起到了重要......
地方自治 ,是欧美资产阶级为反对封建专制、要求参与政权而提出来的。地方自治思想一经传到中国 ,就成了近代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当......
1900年至1910年是近代中国留学日本的第一个高潮。此间,留日学生在日本创办的杂志数目可观。杂志语言为中文,在日本发行,遭到清政......
20世纪初南社作家马君武曾经翻译了为数不少的外国文学作品,由于当时中国的境遇和马君武本人曾在日本留学的经历,他的这些文学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