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变化相关论文
景观作为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综合产物,是不断变化的,如何在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地区监测景观变化,已成为各个国家及组......
绿洲化是干旱区人与自然因素共同作用下荒漠向绿洲转变的过程。中国绿洲面积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20 000km2扩展到2000年的86 000k......
目的:探明洪水脉冲作用下河漫滩形成与演化的关键水文因子,揭示河漫滩景观生态系统与洪水脉冲的响应特征。方法:选取平滩流量,划分......
世界自然遗产地是自然赋予给人类的宝藏,其特征为典型性、独特性、不可替代性和高价值性,它不仅有较大的社会、科学、环境价值,而......
作为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湿地,其拥有着与众不同的生态结构与独特的功能。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物质保障离不开其蕴含......
土地是我们人类赖以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各项生产活动的载体。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用地扩张明显,导致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发生......
剧烈的景观变化引起的碳排放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辽宁中部城镇密集区是我国城镇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调整区域的土地利用方式......
彩叶植物是园林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弥补一般植物的不足,极大地丰富城市的色彩。通过对长沙市彩叶植物的调查发现,长沙市有彩叶植......
为分析海滨湿地景观变化的生态效应,在江苏盐城海滨湿地选择典型区域,以1997、2007、2014年遥感影像为数据源,运用景观生态安全指......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干流上集减淤、防洪、防凌、供水灌溉、发电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能有效地调控黄河水沙,减......
该文采用Landsat-TM影像为基础数据源,基于遥感和GIS技术,应用景观空间格局指数和景观类型斑块等级结构等景观生态学指标,分析了19......
景观变化是景观内部各种矛盾与外部作用力相互作用的结果与表现,是景观从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的转变过程.从某种角度上讲,景......
湿地是极其重要的生态系统和人类的共同财富,它不仅为许多野生生物提供了栖息地和滋生地,而且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生产资料。但......
街区是构成城市有机体的基本单元,由生产主导型城市向消费主导型城市转变过程中,新型消费空间不断出现,打破城市传统街区空间格局,消费......
在RS和GIS技术支持下,使用1972—2008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或遥感数据作为信息源,获取潮白河流域在此期间的景观格局特征数据,探讨潮......
花境概述 花境,是指以多种观花植物为主、采用自然斑状混合种植,以充分体现花卉的色彩、季相变化的一种花卉应用形式。花境中配植......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类对环境的压迫日益严重,似乎已接近临界点,造成环境系统失衡、损失难以挽回.我们要首先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
亚洲中部干旱区是全球干旱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中国、蒙古、中亚五国的广大内陆干旱区,因受中高纬西风环流和低纬亚洲季风环流的......
运用3S技术与景观指数软件,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对厦门红树林的景观演变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1960年以来红树林大面积减少,直......
选择具有重要典型意义的环渤海城市快速扩张地区渤海湾西岸天津滨海新区段为例,从宏观的景观格局变化与时空演变,微观尺度上的近海......
金沙江流域是我国西部的生态脆弱区,植被受人为干扰程度较大.通过分析区内各植被类型的斑块规模与变化.可望得出人类活动对流域内......
景观作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结果的最终呈现,提供了一个实体可感知的媒介去理解和管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景观特征进一步提供了理解与......
西汉长安城,自刘邦时代的始建到王莽时代的改革,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皇帝,基于不同的意识形态,对长安城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建......
用各种案例系统地解释了遥感数据分类误差对景观指数误差的必然影响。一方面 ,遥感数据在各种时间和空间尺度上为景观生态学研究提......
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以江苏盐城海岸带TM影像为主要数据源,研究了江苏盐城海岸带湿地近15 a来景观格局特征及其动态变化情况,探......
运用遥感和GIS技术,以及景观生态学的方法,利用1989年LandsatTM影像,1999年、2001年的LandsatETM影像,建立相应的空间图形库系统,......
利用1999年TM5和2003年的SPOT5遥感影像辅助GIS技术对河北省康保县土地利用景观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并用Logistic逐步回归对驱动因......
通过NetWeaver设计模糊知识库,利用EMDS模型定量评价了岷江上游1986--2000年景观变化.结果表明:整个流域景观的斑块类型、面积、数量......
摘要 综述了城镇密集区典型景观变化类型所造成的碳排放/吸收特征,并从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两个方面结合典型案例进行比较分析,以......
基于1988、1995、2001和2007年的四期TM数据,应用GIS/RS技术与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定量分析大辽河口地区湿地景观格局的动......
以中国干旱区嘉峪关市1986、1996、2006和2010年Landsat TM/ETM+影像为数据源,采用道路扩展和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强度反映城区建设扩......
大兴安岭地区是中国非常重要的林区,也是容易发生林火的地区.1987年6月5日发生的一场大火,使1.33×106公顷原始森林被毁,并产......
生物土壤结皮在荒漠化地区广为分布。从结皮的概念、结皮对生态系统和景观变化的影响 (包括水文循环、土壤侵蚀、土壤养分循环、维......
基于三期遥感数据,对韩家园林场1989—201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韩家园林场原有11种景观类型,至2010年新增1种人工......
运用景观生态学指数,以贵州省麻江县为例,分析了山区农村居民点总体变化特点以及地形、河流、城镇、公路对农村居民点变化的影响.......
洞庭湖湿地是我国最重要湿地系统之一,具有多方面功能和价值,主要由河流、湖泊、水田、沼泽、滩地、库塘等几种类型组成。本文利用......
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景观格局分析软件,研究了岷江上游干旱河谷1974-2000年的景观变化,并对其驱动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
一般来说,大型建设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都会对周围环境与景观产生一定的扰动和影响,进而使区域内部生态系统中原有的物质循环、组成结......
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黄泛区典型地区(扶沟、西华县)的特征,分析了研究区1980~2000年景观变化特......
以沙溪流域永安段为研究对象,利用RS、GIS技术,解译遥感影像获得的研究区景观类型分布图.运用Fragstats软件计算出研究区23个景观......
研究以垦利县为例,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支持下,将马尔柯夫模型引入湿地景观格局分析和预测中,利用1987年和2004年2个时期的......
应用1989—2010年三期遥感影像,研究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森林是景观基质,草本沼泽是主体斑块,景观异质......
基于试验区域1990年TM影像和2002年ETM+影像,采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技术方法,应用景观分析软件Fragstats3.3,对试验区域1......
针对目前辽东山区的基质、斑块和廊道现状,并考虑它的历史演替进程,提出各自的景观设计方案,使之向着更有利于经济持续,生态持续的......
[目的]分析东北农林交错区土地利用景观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的变化特征,为区域内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景......
以武汉市为例,利用从1996年和2001年TM数据中获取的景观数据,估算了武汉市生态服务价值并分析了景观之间的转化所引起的生态服务价......
分析了流溪河流域白云区段生态系统的景观变化和生态环境现状,依据该段的土地详查数据(1993年)及其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2001年末......
基于遥感和GIS分析了吉林市区景观变化和城市扩展的空间形态。景观格局变化分析表明,城镇建设用地、农村居住地、交通用地、旱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