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昭抡相关论文
杨秀峰 20世纪30年代,平津二市是中国高等学府集中之处,一二九运动前后,马叙伦、张申府、冯友兰、曾昭抡、尚仲依、许德珩、吴承仕......
曾昭抡(1899-1967),我国近代著名的化学家、教育家,历任中央大学、北京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武汉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教务长、化学系......
作为曾昭抡院士的学生代表,我曾在北京由民盟中央、国家教育部、中国化学会、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八个单位联合举行的“纪念曾昭抡......
曾昭抡的《缅边日记》,记叙了抗战期间在云南的考察见闻,体现了强烈的科学性。其文章风格,有家学的渊源即受桐城派古文的影响,也有......
傣族文化有着独特魅力,但传统傣族文化到底是什么样子?曾昭抡、田汝康教授于1941年留下的珍贵资料为我们做了解读。......
科学交流系统的形成是科学体制化的最重要标志之一。中国科学社在抗战爆发前召开的21次年会的发展变化,表明科学交流系统的形成虽有......
<正>1939年西南联大教授曾昭抡率团对西康省进行的科学考察,是抗战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其中,曾昭抡关于红军长征遗迹及其影响的调......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如何借鉴西南联大的经验与智慧,如何孕育并坚持通才教育,这是摆在教育家们面前的一......
1931年,曾昭抡应邀担任国立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兼主任。曾昭抡调入之时,正值北大急待复兴之际。曾昭抡对该系的学科建设进行了深层......
<正>一1929年,曾昭燏考入中央大学外语系,二嫂俞大絪是这个系的教授,二哥曾昭抡在该校任化学系教授兼化工系主任。曾氏兄妹是湖南......
著名女博物院院长曾昭燏沈道初曾任过南京博物院院长的曾昭,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考古学家与博物馆学家。她于1909年(宣统元年)2月3日出生在湖南......
<正> 中国今天的核能力已属有目共睹,但鲜为人知的是,当年最早对原子弹动了念头的,不是毛泽东,而是他几十年的死对头蒋介石。一九......
曾昭抡是著名的化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抗战爆发后,他对滇缅边境地区和大凉山地区进行了全方位的科学实地考察,并且取得了很......
1950年12月26日,曾昭抡被任命为中央教育部副部长兼高教司司长,从此步入仕途,直到1957年夏。在他从政的七年中,以教育家和爱国民主......
该文介绍了1941年曾昭抡教授带领西南联合大学理科学生,冲破危险及艰难,步行考察川康交界处的大凉山,打开神秘的“独立倮倮”彝族禁区,除记......
曾昭抡出于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以及强烈的爱国精神驱使,对西南边疆进行了科学考察。他的考察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地下矿产资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