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逢博相关论文
我同荷兰国际著名电影导演伊文思合作了三年,所拍素材可以连续放映150个小时,由伊文思和玛斯琳最终完成了以《愚公移山》为总标题......
70年来,每一个版本的《白毛女》都承载着时代的深刻寓意,被不同艺术家演绎着。在山东这片土壤上,也承载了“喜儿”们的时代命运。 ......
歌声是一种载体,它既承载着审美意向,又标记时代的文化力量。每一个个体的歌声背后,都记载着一个时代的文化缩影,都标志着对声乐艺......
曾经有学者说:“我国声乐评论这一领域,除了李凌同志之外,几乎看不到真正称职的后继者。”①此言不虚,由于主客观原因,李凌撰有大......
1960年代,她是“修正主义黑苗子”。当时是湖南花鼓戏剧院演员的李谷一唱《补锅》出了名,也因为这个,被下放到偏远瑶寨,成了靠工分吃饭......
岁月是无情的天然整容师,而当年的乐坛“神奇小子”屠巴海,从上海轻音乐团团长职位上卸任后,虽已年逾七旬却仍不显老,这多亏他生就喜感......
进入不惑之年后,我选择了“慢生活”。这是让自己不被名与利所裹挟,留住自我、本我、真我,拥有简单、快乐、透明的梦想。 多年来,我......
<正>《中国歌唱史记》的声乐顾问白萌对我说:"你写中国歌唱史,不能眼睛总盯着北京、上海,其他地方也要顾及,因为你写的是中国歌唱......
<正> 编辑同志: 10月23、24两天,我们单位一个业余音乐班,自皖北赴南京观摩上海歌舞团、天津歌剧院的演出。听了朱逢博的演唱后,大......
<正> 一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首开80年代歌坛新风。从此,我们熟悉了女作曲家谷建芬。谷建芬,祖籍山东威海,1935年生于日本大阪......
打开国家文化部"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作品"名册,芭蕾舞剧《白毛女》赫然在目。1965年,这部完全由中国艺术家打造的芭蕾舞剧正式......
本刊今年第七期发表了读者来信《向朱逢博同志进一言》后,收到了一些读者来信,发表了各种不同的看法,下面刊登的是其中反映了不同......
期刊
<正> "同志哥/请喝一杯茶呀/请喝一杯茶/井冈山的茶叶甜又香啊/甜又香啊/……"朋友,你一定不止一次地听过这首歌吧,特别是每当列车......
1978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转折点,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原点。关于进一步解放思想、关于尊重艺术规律、关于艺术民主问题的讨论,已经在......
朱逢博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声乐表演艺术家。她的歌唱艺术在文革和改革开放时期独树一帜,她演唱的作品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并广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