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百药相关论文
在济南市彩石乡赵山之阳,有一处古墓园,苍松翠柏掩映着一座古墓,这就是著名的唐朝十八学士房玄龄父亲房彦谦的墓葬。墓葬现存墓冢......
<正> 李百药(565—648),字重规,定州安平(今河北安平)人。隋大臣李德林之子。幼年多病,故以"百药"为名,七岁解属文,号"奇童"。隋开......
<正>偶得唐代诗人李百药墓志铭拓片(碑藏坊间,暂未公开),据拓片测知,碑志长73厘米,宽73厘米,字体为楷书,每行四十一字,加题目四十......
在南北文学合流的大潮中,唐诗开始露出不同于宫体诗的嫩芽,加上北方文人对崇古尚志诗教的主张,这株嫩芽似乎要长成参天大木。以杨师道......
《珠英集》全名《珠英学士集》,是唐武后时参与编修《三教珠英》诸人的诗歌选集。其书宋以后散佚,直到敦煌藏经洞开启,发现斯坦因2......
李百药不仅是著名的贞观史臣,而且是当时的著名诗人。他的文学思想与他的诗歌会1作实践、反对复古的政治思想以及历史观有着密切联......
唐太宗李世民虚心纳谏的故事,流传千载,而一说到李世民纳谏,又必提到魏征,仿佛唯魏征是敢于犯颜谏诤之臣,其他人都是没嘴葫芦。其实,贞观......
【正】 一千四百三十年前,即北齐天保五年(公元554年),史学家魏收(505-572)撰成《魏书》一百三十卷.当时,北齐的一些显赫人物,针对......
虞世南、褚亮、李百药三人所处基本相同的创作环境 ,承受着几乎相同的艺术文化风尚与文学传统 ,然而不同的生活遭际和性格特征造成......
唐初著名史家李百药奉诏修撰的《北齐书》,记载了东魏、北齐两朝44年的兴亡史。该书所宣扬的君权神授观、皇朝德运观、历史盛衰观,......
《北齐书》问世不久,刘知儿就从体例、论赞、史法、李百药对魏收及其《魏书》的述评等方面予以评论,论中不乏微词。认真分析刘知儿的......
虞世南、李百药皆为由陈隋入唐的前代遗臣、唐初文化建设的核心人物 ,其创作既有着初唐绮艳柔靡宫廷诗风的鲜明特点 ,又在一定程度......
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彩石乡东北的赵山之阳,有东西冢墓两座:东冢为唐陇西李氏清河郡夫人墓,西冢为唐开国名相房玄龄之父房彦谦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