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士人相关论文
唐宋派文学思想的演变主要在三个维度上展开:一、义法关系从平衡走向断裂,其后又渐趋融合;二、表现对象逐渐内移,主体心灵的地位日......
传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琴就是这样进入了古人的文化生活。中国士人非常重视全面的艺术修养,“琴棋书剑”或者“琴棋书画”,“琴”......
在高中教材中,有这样几篇传统篇目:《渔夫》《报任安书》《兰亭集序》《赤壁赋》《〈指南录〉后序》、《五人墓碑记》,作者都直接......
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学科为了推进读书人之间真诚平等的学术对话,于1996年9月下旬成立了读书会,取陶渊明“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
《漫话清高》是金开诚教授的一篇学术文化随笔。金教授对历史掌故信手拈来,显示出深厚的文化底蕴。此文深入浅出,往往看似浅显的句子......
在南北文学合流的大潮中,唐诗开始露出不同于宫体诗的嫩芽,加上北方文人对崇古尚志诗教的主张,这株嫩芽似乎要长成参天大木。以杨师道......
【“书”材展示】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樊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习近平 著/ 80.00元/外文出版社 书中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11月15日至2014年6月13日这段时间内......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汉语词汇丰富无比,据调查历代史书及文学作品中表达“死”——消尽无余这一意思的别称有两百多个。仅《红楼梦》......
中国古代士人的阴柔艺术审美心理,源于祖先以采集为主的获取生产资料的方式.而对中国古代士人而言,这种审美心理造就了他们保守、......
“游士”之“游”可指古代士人的游学、游历和宦游,后者一般系指通过结交名人,也就是通过权要的举荐而寻求入仕机会.元代科举时废......
范仲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如同他身处的北宋王朝一样,他作为唐宋士人的典型代表之一,其在中国古代士人这......
中国是诗歌的王国,这里的诗歌跟现代的诗歌毫无关系,它指的是中国传统的古典诗歌,包括诗、词、曲、赋等.古典诗歌是古代中华民族情......
书院源出于唐代私人治学的书斋和官府整理典籍的衙门,是中国古代士人享受新的印刷技术,在儒、佛、道融合的文化背景之下,围绕着书,......
"士人"是中国古代对知识分子的一种称呼。"士人"也称"儒生""文人"。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士人的饮食生活与社会其他阶层相比,具有自身特征......
前几年有读者问香港作家蔡澜,女孩子最珍贵的品质是什么。蔡澜回答得很简单:“贤淑,调皮。”蔡先生发表了很多对于女人的见解,多到......
我国古代士人掌握着近乎绝对的话语权,然而,他们笔下的形象却多为女性,且多以女性的口吻来抒怀达意。这种“变性”创作的原点是集体无......
教育部2014年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成为民族......
宋代士大夫在中国古代士人生活中颇具典型性,其文化品格、价值取向、思想意识等方面对后世都有较大影响。长期以来,学术界虽然不时有......
一“文以明道”是一个充满矛盾的理论命题:它是一个文学命题,针对文学创作而发,却又背离文学的发展方向;它以明道作为文学创作的......
以屈原和陶渊明两位失意士人"士不遇"之后不同选择为切入点,发现二人选择不同的原因在于所受思想影响的差异:屈原主要单一接受儒家......
一、范凤翼家族意识的来源南通范氏诗文世家十三代爝火不熄,乃中国文化世家之特殊现象。①明末清初的范凤翼是这十三代中比较引人......
中国古典园林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艺术,更是一种文化的延续和继承。园林建筑,是由房屋、山水、花木等组成的综合建筑群体。人们常把“园......
<正>一2016年5月,《独药师》出版时,张炜对媒体说,写这部长篇小说,他使用了"最好的钢笔"和"最好的稿纸"。前溯至2002年,张炜曾公开......
作为文学作品的重要构件 ,意象的魅力是无限的 ,它甚至决定着作品的价值、作家的地位乃至文学史的走向。然而 ,意象并不是仅仅在美......
中国传统文化是德性文化,产生了非常丰富的修身理论。人性论奠定了人人可以为尧舜的立论基础;修养论阐明了修养的途径和法门;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