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辅国相关论文
人们都知道郭子仪和李光弼是唐代平定安史之乱的名将和功臣。其实,还有一个人的贡献并不在郭、李之下,就是帮助唐肃宗李亨进行战......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少,再摘使瓜稀。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这首《黄台瓜辞》诗出自武则天和唐高宗所生的第二个儿......
宦官,旧日史书上或称寺人、阉人、阉宦、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内监,是动过手术失去性能力而在宫廷里奔走服侍的人物,是......
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安史之乱”是大唐王朝的分水岭。 “安史之乱”之前,唐朝国力蒸蒸日上,一派盛世景象;“安史之乱”之后,国力迅......
在太监可以说是中国封建制度的畸形产物,这是一种极不人道的做法,也体现出封建王朝的极端残忍。一些贫苦出身的百姓为了生存,不惜......
<正> 关于唐肃宗灵武即位问题,历来众说纷纭,本文仅从“马嵬驿事变”入手,就此问题作一初步分析,以期对这位有争议的历史人物,能有......
“秦中自古帝王州”,历史给三秦大地留下了异常丰富的文物古迹,其中仅唐皇帝陵就有18座。这些宏伟壮观的唐帝陵园,沿袭了汉代功臣......
本文讨论的中心的“判元帅府行军司马事”一职,主要指至德元载(756年)由唐肃宗建立的广平王元帅幕府中“判元帅府行军司马事”,后......
【正】 安史之乱后,由于藩镇割据势力的凌侵、阶级矛盾的加剧及财政收入的困竭,唐朝中央政权以至皇权都比安史乱前大为削弱。影响......
巨贪元载生前的确给妻儿老小带来了荣华富贵,算是送给他们的一份厚礼。而当元载恶贯满盈之时,不但带不走一丝一毫生前的权势和财富......
<正>最近蒙朋友惠示,笔者得以见到唐代宗时期的宰相元载的墓志拓片。根据墓志拓片图片可知,墓志一盒,有志无盖。二十八行,满行二十......
<正> 宦官是我国封建社会帝王宫廷中的奴仆,是一种特有的职官。它的产生在历史上较为久远,据史籍记载,早在周朝,就有宫正、宫伯、......
<正> 大唐天宝初年。咚、咚、咚……惊撼人心的锣鼓,敲打着特殊的节奏,一阵紧似一阵,传彻了通向东西南北各城门的十二条大街。人们......
<正>稍具历史常识者,都知晓"安史之乱"。这是发生在唐朝的一场空前大动乱。这场战乱历时8年,烽火遍及中国北方,整个华北大地从高度......
<正>宦官专权是唐朝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唐代宦官专权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长期严密地控制着一支禁军队伍。宦官在政治上跋扈,凭......
<正>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向来有内廷与外朝之别,但内廷并不等于内朝。内廷是指宫廷内部,并不意味着除皇帝之外,还有其他政治上的参谋......
<正> 关于马嵬驿事件,研究唐代历史者似很少有人注意.此事发生的原因、性质及其影响也很少有人道及.实际这乃是唐代政治史上一件带......
玉真公主轶事考──兼论唐代诸公主入道王汝涛《新唐书·诸帝公主传》于“宗十一女”中.玉真公主列次第十,她的小传比一般公主的字数......
<正> 在中国历史上,宦官专权以唐代为烈。宦官之权甚至凌驾皇权之上,立君、弑君、废君有同儿戏。宦官的肆虐蠹朽了唐王朝的生命力,......
<正> 长期以来,史学界对唐代宦官的研究,基本上是将其作为一个与朝官对立的整体的集团来着眼的,“南衙北司”之争是论宦官者的习用......
<正> 一种十分普遍的观点认为,从建中四年(783)开始,德宗对大臣表现出的比较严重的猜忌防范,是其本性猜忌所造成的。如《资治通鉴......
中国历史上的宦官之祸,以汉、唐、明三代为甚,三朝权阉辈出,但居宰相之位者,惟唐代宦官李辅国而已。安史之乱成为李辅国崛起的契机.李辅......
【正】 闻一多氏《少陵先生年谱会笺》在乾元二年已亥(七五九)条下注道; 公四十八岁。春,自东都归华州,途中作《三吏》、《三别》......
身居首辅之位,却贪得无厌,最后不仅自己走上了不归路,连累全家被杀,还辱及先人。元载经历的教训,值得借鉴。
In the first pl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