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可胜相关论文
林可胜(1897—1969),祖籍福建,出生于新加坡,1925年回国,1949年移居美国,是我国现代生理学奠基人。林可胜是一名赤诚的爱国主义者,抗战时期......
【正】《民主与科学》2015年第1期登载了《林可胜:伟大爱国者和杰出科学家》,读毕,不仅对林可胜一生有一个完整了解,也对他在抗日......
救护总队是国民政府与红十字会总会妥协下的产物,组织形式上仍隶属于红十字会,受总会的领导与监督,在贯彻战时三合一政策中扮演举足轻......
贵阳“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图云关旧址”,2018年曾特别展示“新加坡之子”林可胜的重要事迹和贡献。图云关建于13世纪的南宋时期,......
期刊
1937年至1945年的抗日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素具爱国爱乡优良传统的海外华侨,与祖......
作为中国现代生理科学的奠基者,林可胜是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他生于新加坡,持英国护照,但有着强烈的民族意识。他的一生经历过两种生......
2015年9月2日,重庆电视台播出《大后方》第三集。看完后,我给制片人徐蓓发了一个信息,称这部纪录片应该是今年抗战纪录片中最优秀的,如......
<正>近年来中国红十字会丑闻不断,无论郭美美还是李亚鹏,不但破坏了红会的公众形象,也使中国的慈善事业蒙受极大损失。所以,回顾一......
目录一、神经科学对社会和科学发展的意义(一)神经科学对社会健康的意义(二)神经科学对社会发展的意义(三)神经科学发展的科学意义(四)国际......
林可胜:中国近代生理学的奠基人王志均(北京医科大学100083)要多给人们留下一些不能忘却、也不应忘却的美好人物形象;研究他们以什么样的精神......
<正> 中国近代生理学始于何时,很难查考出确切年代。1887年我国出现了第一本医学杂志,即由外国传教士主办的《博医学会杂志》(Chin......
救护总队部的“林可胜时期”(1938~1942年),是中国红十字会抗战救护最辉煌的时期。文章依据档案、当时的报刊、文献、口述历史资料及......
<正> 在庆祝中国生理学会成立六十年之际,我不由想起学会的创始人,我的良师益友林可胜教授。我们认识较早,在一起相处多年,相互有......
<正> 在关心中国现代科学发展时,想到中国科学史,常常使人感慨。这里想谈一位对中国近代科学(特别是对中国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发......
林可胜先生,1897年10月15日生于新加坡,祖籍福建省海澄县(今属福建龙海市)。林可胜先生8岁时就被送往英国爱丁堡上学,中学毕业后考......
期刊
【正】上世纪90年代,一次在与著名科学家严济慈老先生谈话时,严老跟我提起一个人。严老说:"当时国民政府给我和林可胜大夫颁发景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