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七郎风味相关论文
清真词继承了柳永词的“屯田蹊径”的铺叙之法和“柳七郎风味”的风格,并对其进行了发展。对后世词的繁荣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苏轼的密州词,是苏词创作的重要发展阶段,以往很少对它进行专门论述。本文分析了苏轼密州词的特色:扩大词的题材,开拓新的词境;内......
词调源于唐宋乐曲。很多词调原是当时的流行歌曲。温庭筠词多用《菩萨蛮》调,即因唐宣宗爱唱《菩萨蛮》曲,令狐楚命之撰词以进。①唐......
<正> 诗词分疆而治,大约从唐末五代到苏轼之前这段时间。当时的情况是:词言情,诗言志。词应歌,诗应诵。文辞有雅俗之分,格调有尊卑......
<正>熙宁九年丙辰(1076)中秋日,苏轼与友人聚饮于密州(治今山东诸城)超然台,醉中有感而发,遂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既表达了......
论宋词衰落的原因龙建国,黄曼玲词经历了两宋达三百年之久的兴盛期之后,便开始走向衰落。正如前人所说:“词于唐,沿于五代,具于北宋,盛于......
众所周知,词是在诗歌从高峰(唐代)向下滑落之际兴起的,正如陆游在《跋花间集》中所说:“大中以后,诗衰而倚声而作。”它是诞生于城......
<正> 词是一种新兴的文学样式,它萌芽于隋、唐之际,兴起于盛唐,成熟于晚唐五代,至宋朝而大盛。但是,词学的产生与发展,却和诗学一......
词,作为一种新兴的诗体,原有着强烈的生命力.可惜晚唐温庭筠等人在发展令词艺术卓见贡献的同时,却把词引响了“艳科”的小径.及宋,......
苏轼对柳词的态度是复杂并且微妙的,有批评,甚至轻视;然更主要的,却是赞美和推崇,并提出了"柳七郎风味"来概括柳词的主要艺术风格,......
本文主要从文献考证和词学理论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探讨了苏轼对柳词接受的研究中不太为学术界所重视的几个问题,分为三章:第一章是......
<正> (一) 诗至唐,已臻炉火纯青、登峰造极之境,颇有难乎为继之势。宋人欲与抗衡,唯有另辟蹊径,自创新风。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再次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