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得恭相关论文
李氏朝鲜学者柳得恭在其所著的《渤海考》自序中首次提出了“南北国”论,尽管后来已经被本人所放弃,但却在半岛的学界中产生了重要影......
<正> 十七、十八世纪,朝鲜出现过一批被称之为“实学派”的学者。他们不尚空谈,力主学以致用,富国裕民,主张向中国(清朝)学习先进......
自古以来,韩国与外国的文化交流总的来说是呈现了多种多样的形态。而且与在历史上、地域上都有着密切联系的中国的文化交流也不例......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有清一代,朝鲜使团的使清路线在清入关前后是有变化的。入关前,他们经辽阳到达盛京。清入关后至康熙十八年(1679)以前,他们的使清......
清与朝鲜王朝建立宗藩关系的初期,尽管两国保持着政治与经济上的往来,但是在学术文化上,清朝对朝鲜的影响却并不大,因为朝鲜长期以......
1790年,乾隆皇帝迎来了他八十岁的寿辰,万国输诚,朝鲜在接到诏书后,派祝寿使团使清,柳得恭便在其中.柳得恭将沿途所见付诸笔触,撰......
《清脾录》是李德懋于燕行前(1777年冬至1778年春)撰写的一部汉文诗话,共有四卷①.此书对韩半岛、中国、日本、琉球的诗歌进行评论......
《韩客巾衍集》又称《巾衍集》、《四家集》、《四家诗》、《笺注四家诗》等,为朝鲜李朝后期李德懋、柳得恭、朴齐家、李书九四位......
引言rn18世纪中后期,朝鲜出现了一支史称“北学派”的重要流派①,北学派主张学习清代的先进文化,继承和发展“经学派”②的“经世......
《二十一都怀古诗》是一本有诗有自注的朝鲜古典文献,其主要以朝鲜历史上的各个王国遗址等为吟咏对象而创作的,自成书之后就受到中......
柳得恭是朝鲜北学派主要成员之一,曾三次出使中国,著有诸多使行作品。在1790年与朴齐家一同以书状官的身份随问安使团赴热河行宫后,咏......
柳得恭(1748—1807),韩国朝鲜王朝著名诗人,字惠风、惠甫,号冷斋、冷庵、歌商楼等。编著有《燕台再游录》、《二十一都怀古诗》、《......
1 8世纪末的朝鲜朝文化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北学派,包括李德懋、柳得恭和朴齐家等著名文人都以向中国学习为口号,并借着出使中国......
《滦阳录》是朝鲜实学学者柳得恭所写的一部使清日记,具有很强的史料和思想价值。《滦阳录》不仅客观呈现了中国乾嘉时期的社会图......
本文从历史文献学的角度,对抄本《泠斋诗集》及其相关的书籍加以比较,揭示各种版本内容之异同,并藉以反映清乾嘉时代的社会及士人心态......
1790年5月,柳得恭作为朝鲜的谢恩使副使徐浩修的同僚,一同进贺出使燕京(今北京),当时一同进京的朴齐家,几人拜访了纪昀并与之结下......
王士祯的神韵说为柳得恭发掘诗歌的审美价值、探寻朝鲜文学国别性奠定了基础。柳得恭认为诗歌本诸性情、神以化之、玩其归趣,主张......
<正>《燕行录》是朝鲜高丽(918-1392)与李氏王朝(1392-1910)时期国王派往中国的使臣所撰写的使行录。自2001年韩国东国大学林基中......
柳得恭(1748—1807)作为朝鲜王朝后期活跃在文坛上的北学派实学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汉文诗及社会风俗和历史研究上占有一席之地......
泠斋柳得恭(1748-1807),字惠风、惠甫,号泠斋、泠庵,是朝鲜北学派主要作家之一,与李德懋、朴齐家、李书九合称“海东四家”。柳得......
清代大学者阮元与金正喜、柳得恭和朴齐家等朝鲜著名学者均有交往,堪称清代对朝鲜学术界影响最大的中国学者之一。朴齐家、金正喜、......
【正】 朝鲜古代文史学家柳得恭所撰《渤海考》曾在渤海史研究的某些方面产生过一定影响。但是,文章中的某些观点似有偏颇,值得商......
本文從歷史文獻學的角度,對抄本《泠齋詩集》及其相關的書籍加以比較,揭示各種版本内容之異同,並藉以反映清乾嘉時代的社會及士人......
黄丕烈是我国清代乾嘉时期著名的藏书家、校勘学家、版本目录家和学者。关于黄丕烈及"黄跋"的相关研究成果较多,但很少涉及他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