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王朝相关论文
朝鲜咏史燕行诗相关中国岭南的书写,从域外人士的视角为我们呈现出中国岭南广阔的社会历史画面,也体现出朝鲜半岛知识界对中国岭南的......
《朝鲜纪事》是明代倪谦出使朝鲜所著的一部外交纪行,对研究明代中朝政治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笔者以《朝鲜纪事》为基础史......
明清鼎革之际,东亚局势纷繁复杂。曾经诚心奉明,却在丙子之役后被迫事清的朝鲜王朝,密切关注着中国各方势力的较量,对于未曾有过官......
到了朝鲜王朝,《抛球乐》主要用于宫廷宴飨和接待华使之时。朝鲜王朝中后期,《抛球乐》应用的场合更加广泛,从宫廷走向民间。《时......
在高度重视经学的朝鲜王朝初期,词章在科举文化中依然占有重要地位,这与词章在朝鲜与明王朝的外交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密不可分......
据《朝鲜王朝实录》,朝鲜时代初期(1392—1493)科举存在重经学还是重词章的争论,最终经学派占上风。此外,朝鲜对于经学的重视在官员......
科举制度是我国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创举,不仅影响了中国千年,而且对我国的邻国韩国影响同样深远。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朝鲜王朝在......
壬辰倭乱爆发后,朝鲜王廷一路向北、向西转移,先后在四月和六月接连放弃防守汉城和平壤两座重要城池。汉城是朝鲜王朝的王京所在,......
壬辰战争时期的朝鲜王朝党争是中朝双向政治互动的具体体现。本文旨在考查壬辰战争时期明朝对朝鲜王朝党争的影响及朝鲜王朝党争对......
《剪灯新话句解》作为采用目的语进行句解的汉语注解本教材,在朝鲜汉语二语教学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从语音......
学位
朝鲜王朝(1392年-1910年)建立后,积极推行同明朝(1368年-1644年)的“事大”外交政策,与明朝保持了长达二百余年的友好关系。在与明朝进......
氅衣作为中国古代服装之一,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有不同的表现,氅衣存在于不同的领域,不同身份的人也穿着不同的氅衣。氅衣在中国的......
朝鲜李朝前期是指从1392年李氏朝鲜王朝建立至仁祖朝(1623-1649),大致与我国明朝同时。此时是古代朝鲜汉文赋创作的繁盛阶段,现留存2......
《朱子家礼》是朱熹关于纲常伦理、礼节礼仪的著作.建国之初,朝鲜王朝的士大夫们就将《小学》与《朱子家礼》视为落实儒学社会规范......
传说关公显灵助战,援朝的中国明军大败日军,取得胜利。藉以感谢和纪念关公的显灵助战,在汉城建了第一座关庙。中国的神宗皇帝听说后特......
《槐院誊录》是朝鲜承文院编纂对明清朝贡关系文书与外交相关事务的誊录,编纂目的在于运用所誊写的文书,即依照前例,处理当下的对......
未知的诱惑,寻觅的激情,发现的喜悦,旅行的意义更多在于途中的经历,而非目的地。记得有人曾说过,一个人在熟知的环境太久,就会失去创作的......
黄海东岸崛起的港口城市──群山韩国现代中国研究会历史据文献资料《东国舆地胜览》记载,群山地区在百济时代分为马西良县、夫夫里......
朝鲜王朝时期的学者对我国《周易》与《尚书》两部典籍极其重视.他们不仅用《周易》的经文、彖辞、象辞、系辞来诠释《书经》,也借......
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10年代初期的中朝两国,正面临着列强的侵略,并逐渐成为条约体系下的半殖民地国家。与此同时,西方的基督教势......
“开化”一词常被用来指代19世纪末期朝鲜王朝的近代化转型,但这个词实际上暗含着对“近代化”过程的唯一线性叙事.它将朝鲜的近代......
壬辰倭乱爆发后,朝鲜王廷一路向北、向西转移,先后在四月和六月接连放弃防守汉城和平壤两座重要城池。汉城是朝鲜王朝的王京所在,......
《三韩拾遗》是朝鲜王朝后期作家金绍行创作的一部汉文长篇小说.金绍行作为一名失意文人,凭借深厚的汉文学功底,以融合中国古典小......
从明代各时期辽东地方官员与朝鲜使臣间的交往特征以及双方在朝贡仪程中的具体表现看,辽东地方官员与朝鲜使臣对维系朝贡体系健康......
日本海(朝鲜称东海)是朝鲜、日本之间的主要交通海域.郁陵岛既是海中唯一满足人类长期居住需求的海岛,也是朝鲜王朝对海岛管理的主......
<正>在韩国的文明发展史中,酒作为一种古老的饮品,与文化的发展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本文通过对有关"酒"的韩国俗语进行分类归纳,......
朝鲜华夷观源于古代中国,其基本理念以及结构特征与中国传统华夷观极其相似,但因受朝鲜半岛历代王朝政权发展模式以及与中原王朝、......
韩国人的“你好”是安宁的意思。踏上这安宁的国度,我发现和韩剧里的人和景一样,当地人总是彬彬有礼地跟我们问好,道谢,说再见。这个快......
笔者去北京旅游,在报国寺古玩市场上,发现了一枚“朝鲜通宝”当十大钱雕母(见图)。一问价格,在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便花钱买了回来。 ......
中国是深受文物盗窃、盗掘和非法贩运之害的国家。而美国则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中国文物进口国之一。但与其他文物追索国相比,美国政......
明万历皇帝朱翊钧在位48年,是明朝16位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个。他所处的时代,外患困扰严重,中央财政困竭,明朝内部“党争”不断。万......
序论朝鲜王朝(1392~1910)在建国时将都城定在汉阳。1394年10月25日,开国三年之后离开前朝的都城松京迁都到汉阳。因为当时建立营造......
明四夷馆“女真馆”和朝鲜司译院“女真语学”均为教习女真语言文字并负责翻译女真文书的“译学”机构。四夷馆和司译院培养的通汉......
东亚“朝贡体系”之中,明朝对藩属国颁历授时,是其履行宗主国权力的重要体现。明朝对高丽/朝鲜的颁历关系,始自洪武初年,到永乐初......
鱼允中(1848-1986),字圣执,号一斋,是近代韩国著名的稳健开化派政治家。他出生于朝鲜半岛中部之忠清道的一个寒士家庭,9岁丧母,16......
2004年2月16日至19日,“东亚汉文化圈与中国关係”国际学术会议在复旦大学举行。来自全国二十五个省、市、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
韩国的故事──以神异性为中心的三国时代故事朴湧植上一期里,在三国时代的故事中,选择以爱情为主题的作品进行了考察(见本刊今年春季......
历史:19世纪,韩国仍然是个“隐士之国”。当时的朝鲜王朝坚决反对西方提出的建立外交和贸易关系的要求。朝鲜坚守同清政府的盟约,而当时......
《朱子封事》是朱熹从1162年至1195年所作6篇封事的总称,涉及南宋政治、文化和军事等多方面内容,是朱熹哲学理念和政治思想结合的......
甲午战争(1894~1895)是近代东亚兵连祸结的序幕。冲突起于朝鲜半岛,但中日在朝鲜的角逐早非一朝一夕之争,甲午战前日本近二十年的朝鲜经......
《才物谱》诞生于朝鲜王朝后期,是韩国历史上第一部词汇总集,在韩国语言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以汉文化为蓝本,同时兼具本土特......
朝鲜与明朝交往时奉行慕华、事大政策,明朝灭亡后,则大讲尊周思明之策。朝鲜君臣世代奉行此策不变。“尊王心法,列圣相传’,此之谓......
一、研究概况中国的韩国史研究起步较晚,进展曲折,但从未停止探索。1910年,韩国被纳入日本版图,拥有灿烂文化和数千年悠久历史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