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篆相关论文
“俗字”是日常习俗用字,具有时代性,且浅显易懂。《说文解字》中,大小徐按语所注俗字数量和字例有同有异,既具有独立研究的价值,......
上博三《周易》简30、31:“(遯):卿(亨),少(小)利贞。初六:(遯)丌(其)尾砺(厉),勿用又(有)(攸)(往)。六二:(执)用黄牛之革,莫之......
钱玄同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语文改革活动家、文字音韵学家、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曾拜清末民初的大学问家......
该论文以贮存於《说文》(大徐本)正篆之后,并有明确标注的1197个重文与正篆构成的对应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参考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出......
《说文》原书共有正篆9353字,《说文》传世本旧说9431字。本文在为《标点注音说文解字》编定的序号的基础上,对《说文》宋小字本、......
文字分化与汉字发展的整个过程相伴随。本文对正篆―重文中应用至今的秦汉分化字逐字调查,通过字形演进脉络的梳理和文献用例的分......
把《说文解字》读若与正篆读音异部的原因解释为读若是用东汉音作注,或者认为读若仅是譬况,被注字与读若字未必同音,都是误会。双方异......
“读若”作为《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一大注音术语,起着标明音读的作用。但无论按哪家所定的古音系统来衡量,总会出现一部分读......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文字学史上极其重要的著作。该书除了收录9353个小篆正文,同时还收录了1197个重文。正篆和重文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