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立法相关论文
一、引言:诉讼实践催启《民事诉讼法》的全面修改现行《民事诉讼法》也是新中国第一部正式民事诉讼法典制定于1991年,迄今已经过去......
我国改革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20多年的嬗变虽非沧海桑田,但却是深刻而具革命性的.一个开放、自主、法治型的社会已初见端倪,政......
法院查证是中国民事诉讼法和司法所特有的,由于民事诉讼立法缺陷,导致司法实践中种种弊端,为此要通过完善立法,建立举证责任制度和......
民事诉讼作为公力救济,是取代私力救济的产物,以“公正”和“效率”为民事上诉制度基本价值取向,其中“公正”为最高价值目标。但当民......
司法认知是民事诉讼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就其实质而言,司法认知是对于一些'不证自明的事项'的认定方法,也是各国法律所公认......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民事诉讼立法所固有的缺陷日益显露,突出的问题就是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审前准备程序......
我国民事再审程序和有关制度与宪法构建的国家体制、诉讼机制和审判职能不能和谐相融,且显见瑕疵,为此,必须进行开放式民事诉讼立法,其......
清末民事诉讼改制对于很多人来说显得既陌生又遥远。在我们今天大谈特谈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和司法改革的时候;在我们言必称大陆法系......
在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民事纠纷,群众已经养成了用法律途径来解决的良好意识。合理化、清晰化的民事诉讼程序的形成,带动了我国法制社......
由于民事诉讼立法和思想认识方面的原因,现行的民事检察监督是一个缺乏效率、失却制约的封闭性体系。为了实现司法公正的理性目标,......
<正> 民事诉讼目的概念界定不仅应当反映民事诉讼自身的规律,还应揭示作为主体的国家的需要。据此,民事诉讼目的,就是以观念形态表......
<正>电子时代的到来,特别是网络的广泛使用,彻底改变了人类传统的生活方式,例如,电子邮件的使用在短时间内即颠覆了传统的邮寄信件......
<正> 三、关于民诉法基本原则规定的内容问题 我国民诉法有关基本原则的规定,除了在概念和有关原则规定的立法技术上存在问题外,从......
<正>2007年10月通过的《民事诉讼法》修正案将"违反法律规定,管辖错误的"规定为再审事由之一(第179条第1款第7项),这不仅在我国民......
即判力理论在德日等大陆法系国家是极为深刻、规范和精致的理论。我国理论界尽管对此问题已有较多研究,但这些研究都没有对既判力......
证明妨碍是民事诉讼当事人实施的妨碍他方正常举证、扰乱诉讼秩序的常态行为。一方当事人的阻碍行为必然导致负有证明责任的他方当......
我国1991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针对我国经济发展及民事司法中的新情况,在适当吸收、借鉴外国民事诉讼立法经验......
民事诉讼政策在民事诉讼立法以及民事司法中大量存在,并对民事诉讼实践产生深刻、实质性影响。至今在学界不仅少见对这一现象进行......
<正>法学研究离不开研究对象之确定及研究方法之选择,而研究对象的范畴通常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研究方法的运用。传统法学所认知......
<正>某院受理一起民事案件,因案情较为复杂,经审委会讨论,一审法院作出判决,并进入该案卷宗,但笔录未留有已经宣判的记载,同时卷宗......
<正>2012年8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8次会议通过了新的《民事诉讼法》。新法第13条第1款明确规定:"民事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