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利用相关论文
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旱作区,水资源短缺是限制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地膜覆盖具有良好的蓄水保墒作用,可以显著提高旱地小麦......
新疆地区棉花膜下滴灌模式造成农田残膜量日益增加,残膜污染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了解决该问题,本文通过在新......
土壤有机碳是作物生长发育的根基,也是陆地重要的碳汇,在全球碳平衡中起着关键的作用。2017—2020年选择宁夏贺兰山东麓生态试验研究......
为了解接种丛枝菌根真菌(Funneliformis mosseae)和绿色木霉真菌(Trichoderma viride)对干旱胁迫下苹果树幼苗的缓解机制,采用盆栽土培......
本试验以黄淮南部主导小麦品种豫麦49-198和百农207为材料,设置不同灌水和施磷处理。灌水设全生育期不灌水(W0)、灌拔节1水(W1)、灌拔......
通过研究孜然(Cuminum cyminum L.)||玉米(Zea mays L.)种植模式,测定作物地上部分(株高、茎粗等)和地下根系(根表面积、根体积等)、土壤含......
水资源作为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发展过程中重要的自然资源,保证人类生产生活中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对水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具......
甘肃引黄灌区是我国西北典型生态脆弱区。该地区农业以传统灌溉为主,种植模式单一,水土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因此采取高效节水灌溉措......
在以风沙和干旱为基本特征的干旱、半干旱生态环境中,荒漠植被在防风固沙及维持荒漠和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方面有重要作用。选取......
为改善土壤肥力状况和提高胡麻产量,通过2年的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氮肥和地膜(普通地膜、可生物降解地膜)互作对胡麻水分利用效率......
在甘肃河西绿洲灌区,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耕作(免耕、传统耕作)与覆盖方式(全膜覆盖、70%地膜覆盖+30%捆状玉米秸秆覆盖、70%地......
本文利用田间试验研究地膜覆盖及不同氮肥施用量对冬小麦产量以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田间试验包括两个覆膜水平(对照,不覆膜;......
随着水资源短缺问题与过度施肥引起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在水稻高产的前提下,研究高效稻田管理策略以降低水肥资源消耗和环境代......
风沙半干旱区是我国典型的旱作农业类型区之一,地膜覆盖技术作为重要的农业技术措施由于其保温增墒特性而在该区域广泛应用。但是,......
针对西北内陆干旱草原区水资源匮乏、草原严重退化、沙化、盐碱化等突出问题,探究更为节水高效的人工草地种植管理模式以实现草地......
本研究设置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A)、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L.,B)单播及两者混播(AB)3种草地类型,每种类型下设3个施氮......
本文以黑河下游的荒漠河岸林植被为研究对象,从群落角度,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测定了多种植物的水分来源,探讨了各种植物在水分利用上的......
为深入研究节水灌溉条件下水稻生理响应和土壤微生物生态的变化规律,本文通过田间和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溉方式下不同水稻品种需水......
针对目前蔬菜生产中水氮投入过大导致了一系列不良影响的实际情况,本试验在前人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以露地花椰菜和菠菜为试验材料,研究......
美洲黑杨(Populus deltoides Marsh.)是世界主栽杨树品种的重要基因供体,在杨树遗传育种中起重要作用。我国缺乏黑杨种质,近年来从......
试验于2007-2008年连续两年在河南农业大学科教园区全自动防雨棚下进行,采用测坑试验和盆栽试验相结合,在基施氮量和开花期灌水量......
本文针对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建设中植被与水资源关系不协调的问题,以土壤-植物--大气连续系统(SPAC)理论为基础,选择几种主要的水......
不同农作物对土壤水分吸收的差异限制着对农作物生长适应以及生态水文过程的认识,同时对农田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定量研究农田......
本研究通过盆栽试验由称重法测定的玉米蒸腾速率对包裹式茎流计测定的玉米茎流速率进行标定,进而藉由标定方程,在田间条件下用包裹......
本项研究以揭示黄土塬区农田有限水资源有效利用的机制,提升冬小麦旱作生产力水平为目标,就播前底墒和生育期差别供水对小麦产量、......
水资源短缺、水分利用效率低下、土地荒漠化是制约河西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实践证明,保护性耕作是一项很好的节水和减少......
本研究以郑单958为试材,于2004~2005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气象所大棚中进行。试验设置轻氮、中氮、高氮三个施氮水平,并在苗期设置正常......
施肥是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改善品质的重要方面。本文结合“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在省农科院镇原旱地农......
本论文以黄土高原半干旱为研究区,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定西试验站2003~2005年日光温室集雨,对双孢菇、黄瓜和番茄进行不同供水量的微......
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常伴有季节性或难以预期的干旱,其结果会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因此,研究如何提高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作物产量和......
河北平原麦田二熟制一方面消耗大量水资源、构成当地农业“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在保障区域和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
在典型绿洲灌区,甘肃省武威市黄羊镇甘肃农业大学实验点进行了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供水水平下交替灌溉小麦间作玉米与单作小麦、单......
1不同品种小麦的耗水特性和产量形成的差异供试品种为强筋小麦济麦20(J20)和中筋小麦泰山23(T23)。设置2个灌水处理:不灌水,W0;底......
玉米生长关键时期,灌水紧张、降水有限,严重制约了玉米生产潜力的发挥。本试验在不同耕作措施及覆膜方式下,明确高产春玉米耗水规......
试验采用2年生“京亚”和“红提”葡萄为试材,在严格控水条件下,通过测定葡萄根际土壤含水量、叶幕微域环境因子以及葡萄叶片光合......
根区局部灌溉(PRI),包括固定根区灌溉和分根区交替灌溉,是一项具有显著节水优产效果的灌溉新技术。本文通过盆栽和大田试验研究了不......
中国北方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匮乏,合理、高效开发利用降水资源成为旱地农业可持续高产发展的重要途径。沟垄系统通过改变田间微地形,可......
研究适度水分亏缺对作物生长和水分养分利用的影响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的科学意义。本文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在不同施肥条件下,水分亏......
水稻节水栽培是指在水稻移栽或抛栽后,利用自然降水和少量的人工灌溉,全生育期进行半干旱管理的一种栽培新技术。本试验在免耕和常规......
水分胁迫严重制约西北旱区小麦产量的提高,群体调控对小麦生长及其水分利用模式具有显著影响。本试验(2015.9-2016.7)在渭北旱农区......
分根区交替灌溉(APRI)是作物生理节水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2个盆栽试验,研究了在不同水肥条件下,APRI对玉米生理特性、生长、干物质......
豆-禾混播能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较好地发挥牧草的生产潜能,改善牧草品质,提高草地的生态稳定性。本论文选取蒙古冰草、无芒雀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