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顺起义相关论文
【摘 要】1926年12月,泸顺(泸州、南充)起义在中国大革命高歌猛进时爆发,配合了北伐战争胜利展开,是中共早期革命运动的重要探索。在起......
忠贞革命,大信无怨,是先烈先辈们的崇高品质。旷继勋近二十年的军事生涯中,既有早期成长过程收获理想的喜悦,也有中期探索时揭竿举......
1957年深秋,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刘伯承元帅因病到黄山疗养,面对巍峨耸立的险峰奇石和变幻飘渺的云山雾海,他写下这......
1926年12月初.为配合北伐战争,杨闻公、朱德、刘伯承、吴玉章等领导和组织了著名的四川泸(州)顺(庆)起义。这次起义是在国共合作的条件下......
中共重庆地委开展的军运工作是大革命时期党领导的军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四川地方党史上的重大事件,具有全国意义和影响。本文......
大革命时期中共在四川的军运工作的兴盛、低落,与第一次国共合作全局和防区制下军阀控制的四川政局密切相关。各方政治势力的博弈和......
[摘要] 泸顺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实际领导的在四川军阀部队中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武装起义,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力图独立掌握武装的一次......
优先开展民众运动,俟民众觉悟之后再发起军事行动,这是中共自成立之初直至北伐革命时期都居于主导地位的革命道路规划。从组织地方......
四川国共合作是一个充满矛盾斗争的艰难过程。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吴玉章受国民党中央委派回川整理四川国民党党务;在共产党员杨闇公......
1926年底,在四川响起一声惊雷,泸顺起义爆发,作为这次起义总指挥的刘伯承,为起义的组织与指挥发挥了关键性作用。泸顺起义极大地推......
<正>自1891年重庆被迫开埠后,近代重庆社会便随着中国日益加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而发生深刻变化,并逐渐融入近代中国社会变革......
1926年9月,在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背景下,北伐战争胜利推进到武汉。这时,北伐军面临着一个严峻问题:倘若继续北上,东有以孙传芳为......
孕育并形成南昌起义的"八一精神",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泸顺起义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后期领导的一次城市武装暴动,还与南......
<正>江津籍革命先驱冉钧,是重庆工人运动的前驱和四川建党时期党组织的领导者之一。由于各种原因,冉钧被埋没了很长一段时间。尽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