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法勤工俭学相关论文
蔡和森受新民学会委托,组织湖南学生留法勤工俭学事宜,有力地推进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在留法勤工俭学期间,蔡和森以猛看猛译的“蛮......
长辛店工人劳动补习学校。 出北京城30余里,永定河西岸,卢沟桥畔,二七纪念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旧址、工人劳动补习学校等多处革......
中国近代史上颇有影响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在苏联十月革命的影响之下,一批优秀的进步青年纷纷前往法国,他们积......
中国近代留学史的研究起步于本世纪20年代,曾出现过两次高潮:一是30年代前后;一是最近的十几年。如果说前者是奠基期,那么后者则......
毛泽东主席历来喜欢与党外人士交往,与党外人士结下了真挚的友谊,被世人传为佳话。 向章士钊还钱 1920年春,毛泽东在上......
1933年初,正是春光明媚、万物复苏、生机盎然之际。年轻的邓小平面对这大好的春光,心情却难以平静。他因坚持从实际出发,执行以毛泽东为代......
民国时期的赴法留学是中国留学史上形式特殊但意义重大的留学教育活动,说它形式特殊是因为此时期的赴法留学前后采取的以勤工俭学......
<正>经康有为大弟子罗璎公和蔡元培举荐,1918年11月教育总长傅增湘批给徐悲鸿赴法留学的名额。[1]1919年3月17日,徐悲鸿携夫人蒋碧......
旅法勤工俭学运动是在留学生运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前后经历了两个时期,1919年以前,旅法勤工俭学还没有真正形成一个“运动”,仅仅是......
刘仙洲,河北完县人,1890年生。早年曾参加同盟会,并参与过多次武装暴动以及山西“倒袁”斗争等。1918年毕业于香港大学。历任留法......
1921年7月下旬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此前,国内外(如......
郑一俊,是早年留法勤工俭学的元老,是值得我们纪念的前辈.rn提起郑一俊,必须先说毛岸英和毛岸青兄弟二人在苏联的那段生活.现在的......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其改革开放的人战略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的世界眼光.这种世界眼光,是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
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为“化人”,即一批先进的中国人率先接受马克思主义为救国救民的真理,建立......
我的父亲滕功成,是一位早期的共产党人。1919年五四运动后,有志之士纷纷面向世界,寻求救国之道,其中的一条道路就是“留法勤工俭学”。......
“我父亲叫汪泽楷,他是1919年10月份(编者注,实际应为12月9日)第9批(编者注,实际应为第11批)到法国去的。”79岁的汪力文介绍道,当时与父亲......
在赵世炎早期的思想上,工读互助主义曾经作为其深信不疑的社会改造理论而存在。五四时期,赵世炎与李大钊结识,并且李大钊在其工读......
工读主义是五四时期对青年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的社会思潮。它的广泛传播成为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兴起的重要原因。但是在留法勤工俭学......
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机关刊物《赤光》(资料图片) 1923年3月,年仅19岁的邓小平毅然决然离开了法国夏莱特的哈金森橡胶厂。实际......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一页,对中国革命的胜利及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
《国际歌》主要中文译者萧三生于1896年10月10日,于1983年2月4日病故。去世前一年,85岁高龄的他,在回忆苏联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的一篇文章里写道:“......
14岁赴京求学,18岁参与组织"五四运动",19岁留法勤工俭学,21岁任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书记,24岁成为上海工人运动领袖,26岁英勇就义。......
【正】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是我国青年为寻求救国真理,输入先进科学文化而开展的一场声势浩大的求学活动,它发轫于20世纪初,结束于192......
葛健豪(1865—1943),原名兰英,湖南省双峰县荷叶人。是蔡和森、蔡畅的母亲。年逾50岁冲破重重阻力,偕子女赴法国勤工俭学,是1600多名留法......
1921年,一百余名留法勤工俭学生因为抢占中法里昂大学,被法国政府武力遣送回国。他们从上海到北京、广州甚至回各本省呼吁救助,请......
赵世炎在留法勤工俭学期间,不仅和中法反动派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而且和周恩来、陈延年一起创建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总支部......
北京中法大学是20世纪20年代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酝酿成立的一所私立大学,在近代中国教育史和中法文化交流史上都曾产生过一定的......
无党派人士金满成是著名的法国文学翻译家,1900年生于峨眉县青龙场。曾用笔名东林、冬林、秋羊、许田等。1918年,18岁的金满成与17岁......
许多回忆资料和论著把蔡和森当作少年中国学会会员,而事实并非如此.从蔡和森在北京及在法国的活动及其当时思想发展态势来看,他没......
【正】 留法勤工俭学无论在中国现代史、中国革命史以及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都是十分有意义的一页。他是一场深刻而广泛的社会实践运......
葛健豪,是中国早期女权活动先驱,女子教育先驱,女革命家。她热衷于女学教育,两度主办女子职业学校;善于教育子女,并积极支持子女从......
1919年,李石曾、蔡元培等发起了带有无政府主义色彩的勤工俭学运动。本文着重研究随着勤工俭学运动走向失败,工读世界社、劳动学会......
1920年,16岁的邓小平抱着"科技救国"、"实业救国"的梦想远赴法国勤工俭学,经历求学、做工、参加革命,再转赴苏联求学,到1927年回国......
留法勤工俭学先进分子建立的旅欧党团组织是中国共产党在海外建立最早、人数最多的坚强组织。他们与国内建党建团活动者遥相呼应,......
918年4月,在毛泽东、蔡和森等人的倡导下,新民学会在长沙湘江之畔蔡和森寓所成立。历史上,新民学会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发展奠定......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其改革开放的大战略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的世界眼光。这种世界眼光,是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
留法勤工俭学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重要组成部分,留法学生作为一个独成系统的群体,在中共领导群体中占据重要比重,他们在留法期间艰苦......
在中国革命的进程中,妇女界有一位几乎人人都以“大姐”相称的英杰,那就是蔡畅。著名美国进步作家尼姆·韦尔斯(斯诺夫人)在所著《......
蔡畅,原名咸熙,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国际进步妇女运动的著名活动家,有"巾帼领袖"之称。1900年5月出生于湖南湘乡,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在中国思想发展史和教育史上的作用不容忽视。在留法俭学会、留法勤工俭学会、华法教育会的推动下,建立了一批留......
"救国"理想是五四时期留法勤工俭学学生中先进青年选择"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在动力,他们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选择是慎重而且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