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甲壳动物相关论文
为了解太湖浮游甲壳动物的特征,对太湖梅梁湾、东太湖的浮游甲壳动物以及环境因子开展了调查.调查发现,梅梁湾和东太湖的浮游甲壳......
摘 要:在淮南焦岗湖湖心设置采样点,从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逐月采集浮游甲壳动物进行鉴定和群落结构的分析。结果表明:1年内采集到的......
摘要:为研究丹江口水库浮游甲壳动物的群落结构、分布特征及其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2017~2018年每月对丹江口水库坝上游断面和坝下游......
浮游甲壳动物是水生态系统重要的生物类群,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比较不同城市河湖连通水系浮......
为研究底泥疏浚工程对富营养化河流水生态系统的影响及浮游生物对底泥疏浚的生态反馈,对2017-2018年巢湖双桥河开展了为期一年的生......
浮游甲壳动物是湖泊生态系统中能量与物质转换、生物操纵与生态系统管理的关键环节。有机碳源、鱼类等是决定浮游甲壳动物群落发展......
为了研究生态修复过程中水环境因子与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之间的关系、水质改变对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及其生态学意义,采用......
作者从群落结构相似性、生物多样性、现存量等方面比较了两座地理位置接近、营养水平相当的养殖型与非养殖型大型水库的浮游甲壳动......
2005年3月至2007年2月对淮北采煤塌陷区小型湖泊——南湖浮游甲壳动物进行了连续两年的调查.共记录浮游甲壳动物15种,其中枝角类9属9......
于枯水期(2006年12月)和丰水期(2007年5月)对海南省7座水库敞水区进行采样调查,共检出浮游甲壳类动物15种,多为广温性和嗜热性种类,其......
《湖泊科学》编辑部:国内关于淡水浮游动物的文章中,一般浮游动物包含四大类,即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其中枝角类和桡足......
通过围隔水泥池模拟试验,研究了富营养化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对新型组合型生态浮床系统净化水质的响应.每隔2周对水体中各水质指标......
随着我国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地表水源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水体中浮游生物过度繁殖,给水处理工艺带来了问题。2004年春季石家庄市地......
目的:通过对四方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特征的研究,为保护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0年5月采用样点法,......
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工程实施后将给长江口水生生物的生态环境带来影响。2005年秋季和2006年春季,对长江口南、北支浮游甲壳动物进......
2010年研究了长江口南、北支浮游甲壳动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共采集到浮游甲壳动物50种,其中桡足类39种,枝角类11种。种类数南支高于......
基于2006年8月至2008年3月对梁子湖浮游甲壳动物的采样调查,记录了该湖区浮游甲壳动物22种,隶属9科18属,其中枝角类(Cladocera)16......
本文研究了杭州西溪河浮游甲壳动物的种类组成、种群动态、生物量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全年中,共发现浮游甲壳动物32种,其中支角类......
2007年12月至2008年1月,调查了宁波市新河1^#站(对照)和2^#站(娱乐污水排出口)、前塘河3^#站(对照)和4^#站(生活污水排出口)浮游动物的群落......
为了解热带中小型浅水型水库枯水期浮游动物群落组成与结构稳定性,于2006至2007的三个枯水期,对位于我国雷州半岛甘村水库敞水区进行......
于2006年4、7、10月份和2007年1月份对镜泊湖的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做了周年调查,共发现浮游甲壳动物5科13属17种,其中枝角类3科3......
2005年春季分两次对淮河蚌埠段水域浮游甲壳动物进行研究.两次调查共记录浮游甲壳动物8种,其中枝角类2属3种,桡足类5属5种.3月份的优势......
为了探讨铜绿微囊藻对浮游甲壳动物溞类的毒害效应,试验选取了两种不同株系(产毒和非产毒)的藻种,采取利用其培养液的方法,以研究铜......
通过对芡河湖大银鱼种质自然保护区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特征的研究,为当地大银鱼的保护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对芡河湖大银......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是中国为数不多的通江湖泊之一。鄱阳湖因其独特的水文变化,也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但是随......
浮游甲壳动物昼夜垂直迁移(DVM)是深水湖泊中的一种常见的现象,在浅水湖泊中,没有明显的下层滞水层为浮游甲壳动物提供避护所,浮游甲壳......
<正> 怀柔水库是北京第三个大水库,1959年张世义等在建库一年后曾作过调查,二十多年来再未进行过调查,为了更合理地开发利用水库资......
草鱼饵料在其早期发育中变化很快。动物性饵料,如浮游动物、底栖无脊椎动物是早期生长发育阶段重要的饵料成份,其中轮虫是早期直到全......
丹江口水库为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有特殊的战略地位。库区地貌类型复杂,有充足的降雨量和足够......
于2012-2013 年丰、平、枯水期对鄱阳湖阻隔湖泊--军山湖浮游甲壳动物的群落结构和时空分布变化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军山湖浮游甲壳......
2017年3月到2018年2月研究了临涣湖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临涣湖共记录浮游甲壳动物13种,其中枝角类8属8种,桡足类5属5......
为了解三峡水库蓄水后期香溪河库湾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及其时空变化,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对香溪河库湾浮游甲壳动物进行了逐......
浮游甲壳动物(剑水蚤 )在水库水中的孳生给水处理工艺带来了新的问题,同时也给饮用水的安全带来了威胁。分析了剑水蚤大量繁殖的原......
2010年9月19~21日,对江苏南京紫霞湖(水深8.5m)浮游甲壳动物昼夜垂直迁移行为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影响昼夜垂直迁移的因素。结果表明,奥......
为了研究生态修复过程中水环境因子与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之间的关系、水质改变对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及其生态学意义,采......
于2010年7月对玄武湖三个区域(荷花区、湖岸区、敞水区)的浮游甲壳动物水平分布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浮游甲壳动物种类、丰度分布与环......
2002年10月进行了巢湖微囊藻和几种优势浮游甲壳动物的昼夜垂直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微囊藻具有明显的昼夜垂直变化现象。白天上层......
2008年4月、7月和10月,在乌江下游彭水水库库区、坝下江段和库尾以上江段设16个采样断面对浮游甲壳动物进行了调查;共检出浮游甲壳......
于2011年1-12月对汤浦水库浮游甲壳动物的群落结构组成及现存量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汤浦水库共鉴定出浮游甲壳动物52种,其中......
为了研究生态修复过程中水环境因子与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之间的关系、水质改变对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及其生态学意义,采......
为研究沱江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时空特征,并探讨影响其形成的环境因子,于2013年对沱江10个采样断面按季节进行采样分析。研究期间共......
期刊
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具有"丰水为湖,枯水为河"的独特特点。为探讨鄱阳湖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及其时空分布的特征,于2009年......
本研究通过在2008-2010年间对全太湖开展了大规模的、每月一次的调查,检测浮游植物、浮游甲壳动物、TN、NH4-N、NO3-N、NO2-N、TP......
在富营养化水体云龙湖水库利用小型围隔系统研究了沉水植被的重建对浮游甲壳动物的影响。沉水植被重建后,围隔内浮游甲壳动物密度和......
2002年4月,在汉江中下游从丹江口坝上至其河口沿途设17个采样点,共采集到浮游甲壳动物10科26属33种,其中桡足类4科10属11种,枝角类......
简述了我国自来水净水工艺过程中剑水蚤存在现状及其影响,提出了加强剑水蚤等水生生物的监测对保证饮用水安全性的重要意义,介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