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里热相关论文
<正> (四)诊断关于“血症”的诊断,一般说来中医仍是根据患者的病历,症状与体征。兹将诊断要点分别简介如下:一、病历:由于“血症......
<正> 在开始谈清热药的应用之前,先要明确两个概念。第一,中医所讲的“热”,从症状来说,不但指发热(体温升高),而且也指没有发热(......
处方来源汉·张仲景《伤寒论》。药物组成 麻黄12g(去节),桂枝4g(去皮),甘草5g(炙),杏仁6g(去皮、尖),生姜9g(切),大枣10枚(擘),石膏20g(碎)......
<正> 一、伤寒类伤寒太阳病 [概念] 太阳病是《伤寒论》六经病名之一。太阳主人身之表,统摄皮肤营卫,有卫外御邪的作用。若表气不......
<正> 初春的北京,春寒料峭。虽然小草已偷偷地钻出地面,显现星星点点的绿色,但冬日的寒意,仍使路上的行人身穿皮衣、棉服,头戴围巾......
<正> 九味羌活汤证系由风寒湿邪侵犯肌表,外邪不解,郁而发热所致。故除见外感风寒湿邪”症状以外,尚见口苦、微渴等热蕴气分、血分......
<正> 一、一般资料本组选择临床资料较完整的外感高热50例,男28例,女22例,4~12月16例,1~3岁25例,4~8岁9例。体温:39~39.5℃者42例,39.5......
<正>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虽是中医临床治疗中的基本法则之一,但只适用于部分病证,特别是有些久病、重病、复杂病用此法难以奏......
<正> 余每览《伤寒论》对石膏的妙用,无不废书三叹,深赞仲师之善能辨证遣方用药。兹就仲景在《伤寒论》中对石膏的应用作一探讨,不......
<正> 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引张元素方 [组成] 羌活防风苍术(各6克)细辛(2克) 川芎白芷生地黄黄芩甘草(各4.5克) 原方未著分量 [......
<正> 《伤寒论》用大青龙汤者凡二见,一是38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一是39条“伤......
<正> 儿科门诊病人中,感冒占40%以上。笔者根据几年来的临床实践,对小儿感冒的特点与施治用药规律谈点粗浅体会。......
<正> 我们于1978年4月至1979年10月,对住院治疗的重感冒患者42例,采取以清里热为主的中药治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导如下: 一、......
1叶天士<温热论>指瑕<温热论>说:"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既然用了辛凉散风、甘淡驱湿,病应该好转,非惟......
<正> 柳宝诒在《温热逢源·伏温从少阴初发证治》中尝评前人之治温病,谓诸家药法均有缺点,他认为伏温初发宜清泄里热,而用黄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