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中祛寒相关论文
丹桂香冲剂是根据胃友汤剂研制的。由丹参、肉桂、黄芪等多味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补气、温中祛寒、活血化瘀等作用。临床上......
中药贴脐治疗小儿肠痉挛山西省晋城市人民医院(048000)王晋清肠痉挛是小儿急腹痛中常见的疾病,以突发及间歇时缺气出现异常体征为特点,与各种......
隔药饼灸中脘, 宝宝不做夜啼郎 【灸治穴位】 中脘 【灸法操作】 以吴茱萸、肉桂研成的细末做成药饼,隔饼灸中脘,每次......
消化性溃疡,中医病因主要为外感寒邪,饮食所伤,情志不遂,脾胃虚弱等.治疗以理气和胃止痛为基本原则.西医治疗消化性溃疡复发率较高......
期刊
说到辣椒大家都不陌生,人生百味中的其一。对于很多人来说无辣不成饭,他们就属于嗜辣族。前不久热播大戏《我的儿子是奇葩》刮起一......
吴茱萸汤源自《伤寒论》,其方药组成为吴茱萸9g,人参9g,大枣4枚, 生姜18g。其功用为温中祛寒、降逆和胃;主治虚寒呕吐、食谷欲呕、畏寒......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先生开药方。”这条谚语常使人心生疑问:生姜辛热,萝卜甘寒,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这里却让人们在炎热的夏季吃姜,寒......
温里方剂主要分为温中祛寒和回阳救逆两大类。前者由温中祛寒、健脾益气、养血益阴、行气等药物组成;后者则以辛热祛寒,温肾助阳、......
小建中汤以生姜合桂枝,伍以大枣、白芍、甘草、饴糖,诸药共建温养中气,平补阴阳,调和营卫,故具有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之功效。建中者......
<正> 理中丸首见载于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及《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篇,治疗伤寒太阳病下利不止......
<正> 刘某,女,51岁。农民。1980年9月21日就诊。患呃逆5年,揉按胃脘或进食生冷可诱发或加剧。迭经中西医治疗,病情时轻时重。昨日......
<正>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同是祖国医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古典医籍,为后汉张仲景所著,其用药法度严谨,还重视药物的炮制、......
<正> 凡以温热性药物为主,组成的具有祛寒温阳作用的方剂,称做为祛寒剂。寒有外寒,里寒之分,本讲所介绍的是治疗里寒证的方剂。里......
<正>余阅《金匮要略选读》感仲景对脾胃虚寒证论述详于《伤寒论》,内容极丰,颇具特色.是书凡31条、13病、24方、31味药论及脾胃虚......
目的:总结国家级名老中医陈宝义教授治疗小儿腹痛的经验。方法:根据中医基础理论及现代医学知识,对陈宝义教授的临证医案及临床经......
<正> 敷脐疗法是祖国医学外治法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如《万病回春》载:“小儿泻不止,五倍子陈醋稀熬成膏贴脐上。”李时珍的《本......
<正> 小建中汤方分别载于《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原方由桂枝(去皮)三两、甘草(炙)二两、大枣(擘)十二枚、芍药六两、生姜(切......
<正> 名称理中汤、理中丸。方剂组成党参4钱白术4钱炙甘草2钱干姜2钱水煎服。也有成药丸剂供应。源流发展本方为汉代张仲景所拟订,......
理中丸(汤)是中医临床常用的方剂。本文介绍了理中丸(汤)的方义分析及后世医家对其评价。同时介绍了理中丸(汤)在临床上的应用和理......
<正> 近几年来,我院应用溃疡散一号治疗溃疡病130例,收到较好近期疗效,初步分析如下。一、方剂组成,配法及服法广木香3钱,肉桂1钱,......
<正> 近几年来,我院用溃疡散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病130例,收到了良好的疗效,现将治疗情况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130例中,男性10......
<正> 小儿腹泻为婴儿常见病,包括:“单纯性消化不良”、“中毒性消化不良”及“肠炎”。中医称为“小儿泄泻”。多见于夏、秋季。......
脾胃同处中州,为后天之本,万物生化之源,脾胃强健则生化有源,四肢百骸得以滋养。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是以升降相因,燥湿相济,共同构成了中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