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云高仪相关论文
为评估毫米波云雷达及激光云高仪的探测性能,选取广州市气象局KA波段毫米波云雷达和激光云高仪云高观测数据,通过对比两种测云设备在......
我国气象部门所属的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目前尚以人工目测云高为主.近年来,中国气象局正在推进激光云高仪的设备考核实验并发布了相......
基于2021年1月1日-10月31日阳江超级观测站布设的Vaisala CL51激光云高仪和无线电探空对低云、中云、高云3类云的云底高度观测的结......
作为大气边界层的重要表征量,大气边界层高度随季节、地形等呈现出明显的时空变化。本文利用北京城区朝阳站、郊区大兴站激光云高......
结合天气形势、高空风场、370m高塔、地面要素、激光云高仪、毫米波雷达等资料,对宁波北仑港区航道2018年2月15日海雾过程进行分析......
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HHT)和Savitzky-Golay滤波,提出了一种结合HHT时频分析的半导体激光云高仪后向散射信号去噪方法。该方法在对......
通过对上海市宝山气象站激光云高仪和人工观测云高、世博站激光云高仪观测云高对比分析,发现宝山站器测云高较人工数据偏高,云高差......
根据半导体激光云高仪后向散射信号的特点,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HHT)提出了一种突出后向散射信号细节特征的处理方法。该方法有效......
本文从影响激光云高仪测量高度的各因素出发,分别对激光发射机、接收机、接收与发射光学系统、垂直大气透过率及各类云层的反射系数......
使用MTECH8200-CHS云高仪于2014年1月18日至2015年5月31日观测的云高数据与人工观测进行对比分析,以检验仪器的性能,结果表明器测云......
目前对云高的观测主要采用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观测设备;对云量的观测主要采用红外和可见光成像方式,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实现云量探测......
基于多设备协同测云技术,围绕对云底高的协同观测而开展,依据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5月31日中国气象局气象大气探测试验基地HY-CL51......
运用激光雷达方程和米散射理论,采取高度规格化的信号处理方法,对不同高度、不同浓度和厚度的云层的激光反射特性进行了分析和仿真......
为了研究北京市新布设毫米波云雷达测云性能,文章利用2016年11月北京市观象台、2018年1月北京市延庆毫米波云雷达与CL51激光云高仪......
文章在分析激光云高仪观测原理的基础上,结合人工实验观测数据和激光云高仪的后向散射强度数据,提出两种处理激光云高仪后向散射强......
基于2016年8月13日—2017年7月31日激光云高仪(CL51)和搭配红外测温仪的微波辐射计(MWR-IRT)的云底高度(CBH)观测资料,对比分析CL5......
激光测云仪后向散射信号是典型的非线性、非稳态信号,容易受噪声污染。针对该问题采用集成经验模态分解(EEMD)去噪算法进行处理,首先对......
利用激光云高仪对2015年春天北京沙尘天气过程进行连续观测,结合常规地面气象要素、能见度和PM10颗粒物质量浓度变化分析了两次沙......
摘要 对GTS1型探空仪资料分析云高和CL51激光云高仪所测云高进行对比,分析两者的云高差异。结果表明,2种探测系统在中云的判断上,所测......
大气边界层高度是天气、气候、大气环境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参数,目前尚缺少基于激光雷达探测系统反演全天边界层高度的有效方法。文......
利用2016年10月—2017年2月大兴站CL51激光云高仪资料,分析霾、雾、轻霾、轻雾和晴空等天气后向散射强度廓线特征和日变化,统计各......
对2015年1—5月安装在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试验基地的Ka波段毫米波测云仪(HT101)和2种型号激光云高仪(CYY-2B、HY-CL51)进行比对试验。......
选取激光云高仪观测的云高和可见光测云仪观测的云量,通过对比两种地面云观测设备观测数据在相同条件下的差异,分析不同要素对设备......
利用2011年12月至2012年6月北京观象台云高自动观测仪器对比试验数据,以微脉冲激光雷达(MPL)为参考、结合人工目测,对3台激光云高仪......
激光云高仪和云雷达是探测云底的两种设备,但其探测能力和探测结果有一定的差异,对比分析两种设备的测云效果有助于正确认识它们的......
在日常气象业务化测量中,云高、云量和云状是云观测最基本的要素。传统的观测手段主要是目测,需要气象员每天定时定点记录。随着激光......
激光云高仪是一种简易的激光雷达,已经在国内八个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改革试点站安装试运行。为了提高其观测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简述单光子探测器对于激光云高仪研究的重要作用。在了解单光子探测器SPAD基本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搭建SPAD的被动抑制电路,实验得出......
针对目前气象观测上主要利用水平能见度和相对湿度间接判定雾霾,没有直接判定雾霾的算法,提出了依据激光云高仪消光系数区分晴空与......
对2014年11月20日-12月31日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综合试验基地Ka波段毫米波云雷达、Vaisala CL51激光云高仪、L波段高空探测系统观测......
利用激光云高仪数据资料,得出气溶胶后向散射系数时序图、消光系数廓线图以及能见度,结合探空资料、自动气象站数据以及能见度仪数......
云是气象预测和航空航海等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所以对云进行观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云量作为其中重要的气象参数之一,已......
激光云高仪是对大气中云的时空分布进行自动连续监测的有力工具之一,现有的云检测算法在低信噪比或有气溶胶影响时容易产生误判或......
机场、发射场的气象观测是航空器、航天器安全升空的重要前提。用激光进行气象观测,尤其是进行云的观测,比较直观、高效、准确。分......
为了比较几种自动化测云仪器的性能,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气象探测基地首次组织了一次为期近5个月的比对试......
对Vaisala基于机场天空云量的算法原理进行分析,发现算法按照一定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构建出机场天空云量的二维序列,利用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