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诗相关论文
中唐两京牡丹审美游赏活动日益盛行,白居易对牡丹以及牡丹风俗多有关注,经常形诸题咏。白居易对于牡丹的题咏,以及借牡丹诗传达的......
<全唐诗>共收录吟咏和涉及牡丹的诗词130首左右,其中词占极少数.<增订注释全唐诗>对牡丹诗的注释、考订,有不少错误之处.对这些问......
沈周为明代吴门四家之首,其花鸟画对明后期的花鸟画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古人擅长寓情于景、托物言情,牡丹一直是文人墨客笔下寓......
杨万里是南宋诗人中题咏牡丹较多的诗人。其牡丹诗主要抒写基于牡丹之游赏、艺植及友朋赏玩、酬赠花卉等日常生活趣味,偶有藉题咏......
亳州牡丹在明清时期繁盛一时,留下了众多歌咏牡丹的篇章。本文试从亳州艺文志中收录的牡丹诗入手,阐述亳州牡丹的兴盛以及牡丹进入......
牡丹雍容华贵、国色天香,为世人所喜爱,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对象。特别是在唐代,诗人们写下了数量众多、美不胜收的咏牡丹诗,这......
本文以中唐诗歌为研究对象,从诗歌形式、题材内容、诗人集团三个侧面切入,通过与初唐至大历时期的比较,发掘中唐诗歌从文本到创作......
<正>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醉吟先生,又称香山居士。早年一心兼济天下,"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储,仰酬恩造"。......
宋代杰出学者苏轼(1036-1101).亦是我国古代牡丹研究颇有成就的先驱者之一.他的<牡丹记叙>和三十多首有真知灼见的牡丹诗,对我国牡......
杜甫《花底》诗,历代注杜者多谓与其另一首《柳边》诗同作于广德元年春流寓梓州时期,推测所咏为梅花、桃花或绛梅。明人薛凤翔著《......
又到四月中旬,恰好是洛阳牡丹盛开的季节。1986年4月,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三届年会在洛阳举办,主办方特意安排到王城公园观赏牡丹,......
唐朝是诗的国度。作为陪都的洛阳,牡丹的种植广泛,品种丰富。牡丹花,不仅娇艳多姿,而且富丽堂皇,自古就吸引着许多的文人墨客的赞......
被誉为“花王”的牡丹,“开元末”始移植于唐京长安。历中唐晚唐,由“朝士”、“豪贵”及他们“子女儿”组成的“看花客”和“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