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惠相关论文
离开的脚步渐渐安详了,像驶向八宝山殡仪馆的车,还有窗外投进的光……这光真像神话,就这么自然地进了你的心,人的心这时候多需要这样的......
《博览群书》2006年第9期发表了吴小龙的《我有迷魂招不得》。我知道这是编辑部为了表示对小龙的敬重而特意发表的。因为这时,小龙......
吴小龙先生(本刊作者、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于2006年11月因病逝世,年仅51岁。 吴小龙作为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是其本职,治学......
这些日子以来,我的案头始终摆放着一本刚刚出版的新书。凝神注目之间,似乎还能嗅到它散发出来的油墨的清香。书的封面设计素净而别致......
我们可以说是因书相识。 认识吴小龙,是因为我的《抒情年代》。他从我的一个朋友那里读了这本书,很喜欢,想写一篇评论,于是和我通了......
吴小龙是我的好友,也是一位未曾暴得大名但是非常出色的学者。他突然因患脑癌住院时,我恰好远在他乡。而待我回到北京,小龙已不能如其......
80年代关于《丑陋的中国人》引发的大辩论,本身就是对中国人的一次大检视。 1986年,大陆版《丑陋的中国人》问世。 在代序......
牧惠为新时期杂文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不仅体现在的他的杂文创作中,也体现在他的编辑实践中。本文旨在梳理其杂文成绩......
7月26日,农业部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召开草原补奖政策落实工作座谈会,听取有关省区落实草原补奖政策进展情况汇报,部署加快推进中央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