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明相关论文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的名字已湮没不存,但他们同样是中国人走向西方的先驱。正是那些在中西碰撞的激流底部沉淀下的砂砾,堆积成了留存......
文字与文化是同构、互塑的,文字之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精神,是民族文化精神的“活化石”。本文通过对中国汉字与希腊文字的差异......
孙中山是研究中国近代史无可回避的重要历史人物,其文明观思想是史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对孙中山西方文明观思想产生的时......
80年代关于《丑陋的中国人》引发的大辩论,本身就是对中国人的一次大检视。 1986年,大陆版《丑陋的中国人》问世。 在代序......
据历史记载,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师月氏,是丝路使者第一人.他作为西汉王朝的使节,穿越戈壁大漠,冰山雪谷,跋涉万里,出生入死,历尽......
《六朝文明》(修订版)内容简介六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具争议的时代,政权割据、战争频发、人口迁徙让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但......
记忆术1595年,利玛窦神父,这个第一个被中国朝廷所接纳的传教士,用他的表现震惊了中国人,正如他骄傲地在一封给埃杜阿多·德桑德的......
1608年初在北京刊印的《畸人十篇》是利玛窦晚年的一部道德伦理著作。该书共十篇,除末篇外均采用对话体,记录了利氏与七位明代士大......
解决当今人类遭遇的各种难题和危机,单靠一种文明价值的智慧和能量,常常显得捉襟见肘。只有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种不同禀性的文明价值......
从最早由欧洲传教士携入晚清宫廷,被慈禧斥为“阴阳脸”,到今天天安门上悬挂的主席像为万众瞻仰;从“五四”时期蔡元培倡办“杭州......
丝绸之路是一条文化之路,是一条对话之路,是一条人类文明之路。加强丝绸之路研究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近年国学持续升温,尤其儒学更热,有人据此认为,这是中国的文艺复兴.既然借用西方历史比况中国现实,就有必要了解西方文艺复兴的来......
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系统评述了明末二百多年以来中国学术思想发展的概况,把每一时代的学术作为思潮进行总的历史考察,为后来......
铜器是产生世界主要文明的物质基础代表。自铜器时代起源以来,中西方文明分别借助铜器技术和铁器技术崛起。中华文明表现出融合、......
辜鸿铭是一位在近代史上争议甚多的人物。在保守主义的阵营里,他执著的中国文化情怀鹤立鸡群,他最能体现时代精神的另一个思想面相......
在高中历史日益注重考查能力的今天,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和透彻地研究问题。如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微观比较......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全球文化领域大变革,“文明整合”是必然趋势。基于不同思维模式和文化传统的中西文明在文......
长期以来,我国出版的历史书,基本上将历史孤立起来,即把世界历史(主要是西方国家的历史)和中国历史分开。本文拟将同一历史时期的中国和......
近代基督教在中国传教活动频繁,传教过程中凸显着中西方文明的差异。文章以桂林地区为考察视阚,从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的角度,考察近代......
当前人类难题可概括为如何重新审视全球化和多元文明、人在宇宙中的位置、人对世界的理解三大问题,而根源在于世界观。西方世界观......
在新文化运动中,为强烈的忧患意识所迫,陈独秀等人出于“救亡”的目的和政治理想需要,建构了一整套二分对立、本质化和等级化的“中国......
严复思想直接并深刻影响了陈寅恪。“独立之精神”和“自由之思想”是严复和陈寅恪共同推崇和努力践履的现代理念与人格操守。他们......
丝绸之路是中西文明交流永恒的通途,也是连接中外的一条艺术之路。西域地区的音乐舞蹈、佛教艺术都是通过这条道路传入中国的。敦......
文明与文化是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开展国际交往的独特的精神与价值符号。在廓清文明与文化理论内涵的基础上,从差异与多元视角分析......
<正> 本文讨论的重点将是欧洲文明与中华文明的交流。然而。在16世纪中叶以前,明朝政府限制外国传教士入境,以基督教文明为媒介的......
<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定价:69.00元"瓷器就是中国,瓷器就是前往中国的路。"如今司空见惯的瓷器,历史上却是连接中西世界的强......
从比较东西方到超越东西方,体现了一种不断进步的文明史观。不比较,就看不到我们的落后;不超越,也难以迈开双脚走向未来。文明的问......
你去过中国西北之北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吗 请打开地图您就可看见在中国版图上有一条闻名遐迩的国际河流额尔齐斯河它自东向......
"丁戊奇荒"时期正值中西文明交流、碰撞时期,绅士们参与义赈,这既与传统文化的影响有关,也有受到西方文化思想影响的因素。在传统......
传统观点认为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开始。文章认为中国近代史的发端大致与欧洲相仿,应在16世纪末至17世纪40年代,但被大大延阻了。"......
“亚洲价值”和“中国意义”的凸显,有时会让人喜忧参半。为之陶醉者有之,白眼睥睨者亦有之。对于学界来说,这两种极端式“情绪”......
1999年12月20日零时整,澳门正式回归祖国的怀抱——这一刻是如此短暂,秒针只需划过“12”;这一刻又是如此漫长,澳门这个“游子”已......
中西方文明在演进过程中表现出各自的模式与特征,前人在此领域已有许多优秀的论著,但在中西文明比较方面,著述与论文相对较少.本文......
在《瀛环志略》面世的19世纪中叶,徐继畬其人及其著作,成为西方人观察中国的风向标。美国传教士弼莱门和卫三畏先后发表长篇书评,......
在文明初起的轴心时代,亚欧大陆的东西两端星光熠熠,照亮了各自的夜空。一边天生仲尼,万古长夜将尽;一边柏拉图走出洞穴,迎接明媚......
基于法国当代著名汉学家弗朗索瓦·于连在其著作《本质或裸体》中对"本质"与"裸体"内涵的研究,从而揭示"裸体"在不同文明下的......
7000英里长的古丝绸之路,自中国首都长安往西直达罗马帝国的贸易之路,历史上这些路线不但用于丝绸贸易,也用于交易许多其它的商品......
埋头读完钱林森先生《光自东方来———法国作家与中国文化》一书,不啻经历一次精神之旅,单单从文艺复兴时期到20世纪法国文学长河......
美国《侨报》日前刊出社论说,《舌尖上的中国》仅7集,却是中国一次成功的文化传播范例。成功的原因首先在于关照人性的情怀:其次则在......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知识概述】一、古代埃及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地理位置: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
“马儒”倡导“和而不同”的辩证文明观,认为世界文明发展的趋势是多元一体化:在全球化进程中,各种文明既会坚持自身的同一性,也会......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备受关注,学术界兴起了探索建构民族气派、民族话语的新时代文化理论体系及文学阐释学的学术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