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纪录片相关论文
《棒!少年》作为中国独立纪录片代表佳作,其社会价值的核心是在尊重全人类个体价值的前提下,借作品审视社会现实,是边缘群体发声的精神......
杨荔钠导演在1999年至2019年的20年创作生涯中创作了《老头》《老安》《我的邻居说鬼子》等纪录片与《春梦》《春潮》等故事片,完成......
独立纪录片的出现开创了中国纪录片创作的别样道路。在现代伦理学的叙事语境下,叙事与伦理一直相伴而生,导演们运用丰富的视听语言讲......
独立纪录片是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特殊产物,它区别于主流意识形态下的纪录片与专题片,强调作者个体意识的表达,消解主流话语的权威性,......
中国的独立纪录片多围绕底层社会展开,具有明显的底层叙事色彩,呈现出主流秩序之外被忽视的底层社会真实,导演徐童的独立纪录片作......
导演李一凡从2017年开始拍摄杀马特,从杀马特流行的地域拍起,共完成杀马特采访67段,网络采访11个。他还从杀马特以及其他人手中,购......
在众多影像类型的作品中,纪录片以其独特的记录存在、反映现实与见证历史的重要功能,成为记载人类文化历程的珍贵相册。近年来在中......
近年来,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独立纪录片逐渐走出了小众片友的私下圈子和各国冷门的电影节,大众的关注度日趋上升。然而,随着传播度......
弗雷德里克·怀斯曼曾谈到“真正的电影并不发生在银幕上,而是发生在来看电影的人的头脑和眼睛中.”怀斯曼主要侧重于受众对于电影......
本论文主要以新纪录运动以来的乡村题材纪录片为研究对象,通过横向对比体制内纪录片与独立纪录片对乡村底层社会的叙事话语差异,同时......
纪录片的真实性一直备受学界关注.纵观纪录片“真实性”的发展,中西方纪录片界皆把“真实”作为纪录片的生命.作为独立纪录片导演......
中国独立纪录片是中国纪录片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本文拟在社会文化语境和历史时代语境充分解读的基础上,对20世纪90年代以......
近年来,随着独立影像在中国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国独立影像在当下社会的影响力。2007年重庆第一届民间交流映画展开始......
独立纪录片是记录客观现实的影视艺术,真实的影像素材是其作品组成的主体躯干,创作者的观点与思想才是作品的灵魂,在记录精神的驱使下......
纪录片是影视媒介中具有文化魅力的样式。从纪录片我们得以观照自身,认识世界。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中国独立纪录片,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
纪录片,作为最具魅力的艺术样式,我们得以从中剖析现实、认识世界。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独立纪录片,它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社会变......
“纪录片是一种精神,一种靠真实记录的眼光和勇气建立起来的力量,来带动社会中更多的人思考和改变现状”,在吴文光纪念小川绅介的文章......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独立纪录片在我国发展起来,为中国纪录片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使得我国纪录片呈现多态性,出现了......
近10年来,民间纪录片创作者在理论研究、影视创作和作品传播等3个方面凸显出三位一体的主体性格局。由于对学界某些研究导向的质疑......
国内独立纪录片是指八十年代末开始兴起的,一种存在于体制之外的"非主流纪录片",其发展和创作都有自身鲜明的特点和特色.......
目前,对于我国女性主义纪录片的研究还是停留在对于基本资料的收集总结的层面,或是对于单独几部代表性作品的解读。张明博将中国大陆......
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中,一方面中国的影视行业是一个高度计划,完全国营,体制封闭的垄断性领域:另一方面,影视生产又是一种高投资......
"中国独立纪录片"没有绝对的概念界定,它是一个相对的范畴。独立就意味着独特、自主,脱离体制,不受官方和市场的过多束缚,创作者可......
随着DV在百姓生活中的普及,在越来越多的人拿起DV开始了纪录片的创作,而那些对纪录片有着执着追求的人们,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独立纪......
中国的独立纪录片,在时间上是一个相对清晰的概念。在90年初兴起的新纪录运动,开创了中国纪录片的新模式,从前只有体制内的影像生产被......
2004年诞生的独立纪录片《姐妹》收视飘红,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它的成功之道主要表现在:零距离的拍摄保证了最大限度的真实;对生活戏剧......
2010年, “三网融合”被划入“十二五”计划,并被提上国是议程引起高度重视,因而被视为中国“三网融合”元年.其中,依托于三网作为......
文章以中国独立纪录片《归途列车》《姐妹》《麦收》等为例,运用"他者""话语"等理论,分析当代中国底层女性形象的呈现与变化。......
20世纪90年代中国独立纪录片创作及其运动,是由一批站在时代前列、独立于中国主流影视体制之外的纪录片作者的纪录片创作所形成。......
纪录片的客观真实性有利于将村民生活状态进行零干预地记录与保存.本文结合自身参与创作的独立纪录片《缥缈村的一天》,从三个阶段......
自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独立纪录片发端以来,中国独立纪录片已经从“社会化纪录时代”走到了“公众化纪录时代”,在这个过程中,中......
我国独立纪录片自诞生以来,因为其“独立性”相比主流纪录片来说受众面更狭窄。近年来随着纪录片播放渠道的拓宽以及纪录片本身质......
我国独立纪录片中的农村妇女们随着城镇化和现代化的交融逐渐改变了以前传统农村女性形象的固有模式,农村女性不再仅仅是在父权宗......
<正>作为近年备受关注的独立纪录片导演,徐童将摄影机对准游民群体,关注被主流社会屏蔽的底层边缘人物,记录下他们的生活境遇和精......
巴赞的纪实美学对世界电影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巴赞对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影片持高度赞扬态度,巴赞的纪实美学直接引起法国新浪......
作为纪录片研究领域不同于国内纪录片的重要研究对象,海外华人独立纪录片有着特定的内涵。将这一对象置于中华民族海外移民的背景......
<正>以1990年吴文光的《流浪北京》算起,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发展已经历了22年(今年2012年),这22年关于纪录片的争论有如下几次:①199......
作为完全不同的纪录片类型,内地独立纪录片与海外华人独立纪录片在身份表征、创作理念、影像表达诸方面均有着各自的追求。将这一......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人民开始享受到国家改革开放的成果,我国的文化艺术领域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此时,中国的独立纪录片也伴随着......
2017年是中国纪录片发展的重要一年,伴随十九大召开,推出了一批具有政治传播功能的专题性纪录片,体现了纪录片重要的社会功能。同......
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普及,中国独立纪录片迅速发展,并涌现出了一大批关注“边缘人物”的独立纪录片导演,其指导的纪录片作品也在海......
20世纪90年代中国独立纪录片创作及其运动,是一批站在时代前列、独立于中国主流影视及体制之外的纪录片作者的民间纪录片影像创作......
<正>作为一种视听艺术和传播媒介,纪录片镜头撷取的是非虚构的现实。而一旦拍摄者将镜头对准被拍摄者,纪录片中的各个主体和客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