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在晋相关论文
一个春雨霏霏的日子,我徜徉于山海关古城内。迎着细细的雨丝,仰望高耸的城墙和巍峨的“天下第一关”城楼,我期许着透过岁月留下的斑驳......
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先清史料》(“长白丛书四集”之一)收入了王在晋的《三朝辽事实录》。编者在整理前言中,对王在晋其人其作......
<正>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一名广东东莞籍的生员在经历了四次会试落榜的波折后,终于在第五次会试高中进士,结束了十年寒窗苦读之......
<正>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有许多仁者、智者、勇者、廉者,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袁崇焕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指挥的对后金的宁远、宁锦......
<正>一序言袁崇焕是明清战争史上的一大悲剧人物。作为一位对国家赤胆忠心且战功赫赫的疆场统帅,他却被明思宗崇祯帝以"谋款谋叛"......
一、辽东的现实形势当十六、十七世纪之际,中国东北地区政治形势发生着一种新的变化,那就是,居住在松花江和黑龙江流域的女真族,通......
<正> 袁崇焕(1584—1630)是明朝末年抗击后金入侵的一位杰出历史人物。他从天启二年(1622年)出任辽东起,至崇祯三年(1630年)因阉孽......
<正> 明清之际,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变动的时期。政治斗争,错综复杂,剧烈多变;军事斗争,战事连绵,兵民涂炭。农民大起义的风暴即将......
<正> 十七世纪初,后金建国,形成了与明朝军事对峙的局面。萨尔浒战役,是一次关系到后金存亡的重大战役。已往很多论述这次战役的文......
一、绪言自明朝初期开始,因镇压倭寇之必要上,而实施"海禁"政策,中国人私人向海外航渡,以及海外私人性质的渡航至中国等均受到禁止......
<正> 从洪武到万历初年,明朝政府统治下的辽东基本上是安定的.但是,到万历后期,努尔哈赤在建州崛起,并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在赫......
<正> 孙承宗于天启和崇祯初年,曾先后两次督理蓟辽军务。崇祯十一年(1638)九月,多尔衮统清兵大举入犯关内,十一月九日围攻孙承宗家......
王在晋是明末著名军事家和军事理论家,他不仅亲自参加抗击后金、抵御倭寇的军事斗争,而且善于总结当代军事斗争的历史和经验教训,......
<正> 在明与后金的战争明朝涌现出的一批杰出人物中,孙承宗是较有代表性的人物。他经过辽东的时间虽短,可成就斐然。尤其是他在整......
<正> 明朝末年的辽东战争,在明、清(后金)两方,均造就出一批能驾驭战争的发展规律,娴熟战争艺术的巧匠。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
<正> 袁崇焕和他的上级内阁大学士兵部尚书孙承宗都是明末的爱国志士,卓越的明军统帅。袁是孙的学生,井得到孙的指导帮助,两人关系......
<正> 孙承宗(1563—1638)是明末著名将领和军事家。在后金(清)夺占辽东、进图中原,与明王朝争夺全国最高统治权相对汉族及其他各族......
<正> 明朝后期的蓟辽督师袁崇焕,曾统帅大军与后金对垒,先后获丙寅(1626年)宁远之捷、丁卯(1627年)宁锦之捷和已巳(1629年)京师之......
<正> 孙承宗,字稚绳,高阳(今河北省高阳县)人。生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正月。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试进士,唱名第二。历任翰林......
<正> 明清之际,争局辽西。在二十二年之间,于宁锦狭短地带,明与后金——清双方集结二十余万军队,进行了中国古代史上最激烈、最残......
<正> 袁崇焕是在明末抗击后金战争中涌现出来的一位叱咤风云、颇有作为的杰出人物。他从天启二年出任辽东,抗敌守边,到崇祯三年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