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政权相关论文
近日,笔者在安徽省凤阳县临淮镇(古濠州)南关集得一枚弘光通宝背“凤”小平钱。该钱黄铜质,面文隶书,直读,径25、穿5、厚1毫米,重3......
顺治时期是清朝统一中国和稳定统治的关键时期。顺治元年福临在北京登基后,迅速展开了对中国的统一行动。在整个顺治帝统治时期,广......
刘宗周,浙江山阴(今绍兴)人,生于1578年,卒于1645年,他出身贫寒,万历年中进士,官至南京左都御史,因直言敢谏,为阉党排斥,从事教育......
北京故宫的钟粹宫,是内廷东六宫之一。明清两朝的太子和后妃们,都曾在钟粹宫居住过。在这座宫殿里,曾发生过许多令人费解的历史悬案。......
明清易代之际,明崇祯朝、农民政权、南明政权、清顺治朝等各个政权都特别重视开科取士,较大范围地选拔士子,并随着时势发展及政治......
清初有大量遗民诗人退居于田园,在田园诗创作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们的作品不仅寄托了慷慨郁勃的遗民情怀,还能够反映时代风云的......
《明季南略》为明末清初无锡人计六奇所撰。上启清顺治元年(1644)五月,止于康熙四年(1665)二月,记述南明政权的活动与郑成功的事迹......
本文介绍了《南疆逸史》的体例、内容及其版本,指出中华书局本是研究南明历史的最好史籍。文章对作者的史学观点进行了评论。评判了......
在中国历史上的王朝嬗替中,遗民这一特殊群体应运而生。“遗民者,则指江山易代之际,以终于先朝而耻于仕新朝者也。”(谢正光:《明遗民传......
钱谦益是明末清初著名文人。甲申国变后,钱谦益曾一度寄希望于弘光小朝廷,但腐朽的南明政权一年不到即宣告覆灭。清兵南下,他因迎......
明朝末年,清军入关后,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占领北京,攻陷南京,兵临浙江。全国各地掀起了抗击清军的浪潮,明朝宗室的几个藩王也先......
自秦始皇建立大一统的王朝以来,宋朝是绵延时间较长的朝代,但它的疆域,和汉、唐、明、清相比,却是最小的。如何看待宋朝的历史地位......
《天生城碑记》辨晨曲关键词:碑记刘文秀南明政权四川洪雅《天生城碑记》是明末大西军将领刘文秀联明抗清、永历十年(1656年)被封为蜀王后......
一、荷兰人侵占台湾 要讲郑成功三代人的问题,免不了要说及台湾岛。而说到台湾岛,又免不了要说到17世纪初荷兰殖民主义者的侵略行......
明王朝被农民军推翻以后,在中国南部先后成立了若干小政权,史称南明.在和大顺军大西军与清军对峙的1644-1662年间,南明朝廷推行“......
<正> 最近,由南开大学出版社推出南炳文教授所著《南明史》,反映出南明史研究的新成果和新水平。《南明史》的突出特点是内容较为......
<正> 一如何评价史可法,至今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学术问题。在争议中,有的同志,如李田同志,多年来,始终以其鲜明的观点再三地论定史......
<正>一序言袁崇焕是明清战争史上的一大悲剧人物。作为一位对国家赤胆忠心且战功赫赫的疆场统帅,他却被明思宗崇祯帝以"谋款谋叛"......
<正> 大凡写信,情近者,多直抒胸臆;情愈疏则词愈巧;授受信双方为敌对时,则更讲究;授信者如系敌对之弱方,则讲究愈甚。明末史可法的......
<正>晚明时期天主教耶稣会东来,以学识叩开古老中国的大门,掀起第一次西学东渐的浪潮。一五八四年(明万历十二年),耶稣会教士利玛......
明清交替之际,容美土司为了维护自身统治利益,不断转向,寻求新的强大的依靠对象。前期出于对明代忠君和感恩,选择了与新建的南明政......
<正> 一六四四年,以满族贵族为主的清统治者占领北京后,一面疯狂镇压农明军,一面企图用武力在全国建立自己的统治。明末大顺、大西......
明清更替之际,安南王国作为中国传统的藩属国,面对新朝与旧朝残余分治的局面,其主政的中兴黎朝先是出于恢复"王爵"的要求,与南明政......
<正>2015年7月8-9日,由中国明史学会、贵州省文史研究馆、贵州省安龙县历史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的"南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贵州省......
<正> 南明对外政策的失误,是构成其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我们不能把南明各政权的对外政策一概而论。就南明各政权普遍而言,所涉......
明清之际几个南明政权的抗清斗争,目的是为了维护部分汉族封建贵族的利益,企图复兴腐败的明朝,而且政治腐朽,对人民剥削苛重。其抗......
<正>中国与他国的接触历史可谓悠久,但是现代意义上的外交活动出现得却很晚。究其原因,是中国与他国之间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这些......
<正>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密不可分的。没有民族团结就不可能有国家统一。在民族矛盾尖锐的情况下,不......
明朝自嘉靖、万历以来 ,直至崇祯末覆灭 ,与日本断绝了外交关系 ,而南明政权对日本改行通好、求助的政策。由前者的断绝交往到后者......
【正】郑成功(1624~1662),祖籍福建南安,唐王朱聿键义子,赐姓朱,号"国姓爷"。后永历帝封其为延平郡王。1646年夏,郑成功带领九十多......
<正> 众所周知,对清军入关的问题向来就有不同的看法:封建正统的史学家,视满族为“虏”,恣意加上种种诬蔑之词,这在史书上屡见不鲜......
公元1644年的"甲申之变"导致大明政权的崩溃,然而在南京另立新政权的南明弘光帝却荒淫无道,臣下则陷于内斗,以致政权迅速瓦解,其他......
耶稣会作为明末清初天主教向远东传教的急先锋与中流砥柱,在远东各国进行传教的同时,也积极广泛地参与贸易、防务和外交这些看似与......
<正> 所谓"南明",在中华史册上,通常是指崇祯朝廷覆亡以后,明朝残余力量所拥戴的明皇室政权统治南方局部地区的一段历史。因为自从......
基督教自唐入传中国,曾两度湮没,至明中后期再次进入中国,是为其在华之第三期。崇祯帝继位后,对传教士实行宽容政策,致使天主教在......
清初李化鲸等领导的榆园军是山东境内一支奉明朝为正统的农民义军,从客观上支持了南明政权。史学界认为侯方域对榆园军失败负有关......
“法国文艺理论家泰纳尔认为文化艺术的发展取决于种族、环境、时代三个要素。其中的环境是构成精神文化的后天力量。”(胡经之《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