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宝岛事件相关论文
拉瑞斯约本海默是著名的美国军事作家、军事评论家。主要研究方向是毛主席思想及其著作,与毛新宇比肩称世界上研究毛主席的两大巨......
1969年3月2日、15日、17日,中苏先后在珍宝岛发生了三次较大规模的武装冲突,这是中苏两国矛盾长期摩擦并由苏方挑起的一个冲撞点.......
毛泽东联美战略构想让周恩来想起一位久违的美国记者 1969年12月6日,毛泽东正在中南海游泳池里等候着周恩来的到来。从1964年开......
学界普遍认为珍宝岛事件是中美关系发展中的一个转折点,是两国和解的开始,而对1969年夏秋时期中苏之间一触即发的战争形势少有提及。......
1969年3月,中苏两国边境争端引发珍宝岛事件,没有占到便宜的苏联扬言对中国进行"核打击",并企图寻求美国的支持。然而美国人却将"......
<正>坦克是陆战的突击力量,克敌制胜的核心装备。自行研制出自己的先进坦克一直是中国兵工人的梦想。零的突破旧中国没有制造坦克......
1969年3月,中苏边境珍宝岛地区发生军事冲突。3月2日、15日、17日,共进行3次战斗,中苏各有较大伤亡。冷战后,苏方公布:苏联方面亡58......
<正> 珍宝岛事件是中苏关系中的一件大事。它是中苏关系从恶化到破裂、边界争端日趋尖锐,并最终发展成武装冲突的结果。同时,珍宝......
<正>1969年中苏边界摩擦不断,最终爆发了震惊世界的珍宝岛事件。它给中苏两国乃至世界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珍宝岛战斗是中苏矛盾......
<正> 毛泽东发出警告: 要准备打仗 苏联自中苏关系恶化后,开始在中苏边境对中国进行军事威胁,不断增派驻军、并接连挑起武装冲突,......
1969年3月,中、苏两国边防部队都出动大炮、坦克、装甲车等重武器,以相当于加强营的兵力,在珍宝岛地区发生了激烈的武装冲突,造成......
珍宝岛事件之前,中关两国虽有恢复外交关系的意愿,但任何一方都不肯迈出第一步,珍宝岛事件导致中苏关系破裂,中国孤立无援,寻求改善中关......
<正> 一、边境贸易的历史阶段黑河,是我国黑龙江省黑河地区行政公署所在地。布拉戈维申斯克(海兰泡,下同)是苏联阿穆尔州的首府。......
本文探讨的并不是一个新的课题。近年来中国学术界发表的有关论著除了披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文献外,其引人注目之处还在于它们沿......
<正>1969年3月,中苏边界珍宝岛地区连续发生严重武装冲突;不到一个月后的4月1日,中共"九大"在北京召开。中苏关系史专家李丹慧在《......
珍宝岛事件是中苏北部边境地区发生的一场局部冲突,但是却对中国的对外战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在面对战争威胁,外部孤立的情势......
关于珍宝岛事件对缓和中美关系直接和重要的影响可谓早有定论;但事实上该事件发生后,中美关系缓和的条件并不具备。倒是1969年夏秋......
1969年3月,苏联边防部队入侵中国黑龙江省虎林县珍宝岛地区,中国边防部队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英勇还击,保卫了祖国领土。这就是震惊中......
<正>1969年3月2日苏军出动70多人,分乘2辆装甲车、1辆军用卡车和1辆指挥车,从苏联境内分路向珍宝岛急进,不顾中国边防巡逻分队的警......
珍宝岛事件作为中苏间一次边境武装冲突对中国外交产生了很大冲击。它使得中国在面对战争威胁,完全被孤立的形势下逐渐使外交贴近......
<正>九大是林彪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林彪的一些想法在九大上和毛泽东是有分歧的,林彪是比较主张"文革"结束国家开始搞现代化,恢复常规......
1960年代,随着中苏两党分歧加深,两国关系逐渐恶化,中苏之间的界务纠纷开始逐渐被政治化,中苏边界斗争出现了一个随着中苏两党政治......
边界是神圣的。但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边界又是陌生、遥远而抽象的。即使你曾经到过某处边界,即使你就生活在边界地区,你对边界的......
<正>"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在20世纪70年代是影响深远的一句战略名言,出自毛泽东之口。1973年11月24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青年团......
2005年5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此前的5月20日,俄罗斯国家杜马(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