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地震图相关论文
本文对20个WWSSN台记录到的渤海地震(1969年7月18日,MS=7.4)远震P波波形与理论地震图进行了对比。确定了渤海地震的震源参数为:地震......
理论地震图方法在地震震源过程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研究震源过程的细节,必须利用近场地震资料的高频信息,但是在应用Ha......
本文用 P波波形分析方法对1976年 8月 22日松潘6.7级地震的破裂机制作了研究,给出了该地震的震源参数。结果表明,该地震的断层面走......
1984年12月7日,美国纽约州州立大学地质科学系Francis T.Wu教授,向云南大学地球物理系师生及云南省地震局部份科研人员作了题为“......
2003年3月24日发生在我国新疆巴楚-伽师交界处的MS6.8强烈地震余震序列的近台记录中普遍存在一组特殊震相,该组震相分别出现在Pg波......
地壳低速带是岩石圈中的力学软弱带,对地震的孕育有重要作用。人工探测和天然地震层析成像资料均表明,华北地区在不同深度上均存在......
本文利用各向异性反射率技术计算理论地震图,提出海底高速薄层会产生沿高速层水平传播的波(简称径向波),这种波在水层中作为P波,在......
本文将DRP/optMacCormack有限差分格式用于模拟二维各向异性介质中的地震波传播.DRP/optMacCormack是一种同位网格下的差分格式,避免了......
利用合成理论地震图方法研究了存在高速层或低速层的地壳模型及壳-幔过渡带模型中首波等震相的动力学特征,指出首波的特征对于高速......
利用Harvard和USGS矩张量反演的震源参数,计算1999年3月28日西藏6.6级地震体波波形并与记录到的波形对比。结果显示Harvard CMT得......
通过使用传播矩阵方法计算全波场理论地震图和对观测资料分析,对40°—180°震中距范围内SS波形复杂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探讨.......
对有线差分F-D程序进行并行化改进,可以充分利用越来越发达的计算机资源,并提高了计算速度。对比分析结果说明并行版F-D程序完全可......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地震体波波形数据遗传反演的理论和方法,将遗传算法和Kennett体波理论地震图算法结合,提出新的地震体波波形反演......
康拉德界面既是上地壳和下地壳的分界面,也是地壳内部花岗岩与玄武岩的分界面,其对于研究地壳稳定性、区域地质构造活动和地块演化......
本文从衍射波的物理定义出发,简化了Trorey提出的断层上Kirchhoff-Helmholtz衍射方程的解法;计算了不同深度、不同测线方向下的断......
2012年7月20日20时11分在江苏高邮与宝应交界发生了M4.9级地震,是江苏地区陆地上近22年来的最大地震.本文是运用频率-波速(F-K)方......
延庆一怀来断陷盆地位于山西裂谷系北部晋冀蒙盆岭构造区东端与北西向张家口—蓬莱断裂带的交汇地段,地质构造颇为复杂,发育有NE向、......
本文讨论了τ-P变换及其在地震方法中的应用,此变换已得到进一步发展。并用于研究压制多次波理论。τ-P变换时,由Petrashen射线理......
选用福建数字地震台网宽频带记录,利用sPL震相测定顺昌地区2007年至2017年间ML≥3.5地震的震源深度。基于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合本......
本文尝试基于理论分析来求解积分限阈值k_c,即通过反透射系数来确定k_c。根据计算理论地震图的广义反透射系数法,在反透射系数中进......
本文从行波观点研究了小尺度三维地形对地震地面运动的影响。在数值计算中应用了三维化二维的解法和人工透射边界的处理方法,以减......
有3种有用的区域深度震相sPg、sPmP和sPn以及与之相应的参考震相Pg、PmP和Pn。每种深度震相和它的参考震相间的到时差可以用来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