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场变化相关论文
光调制利用晶体的折射率能随电场变化的电光现象。按照这种方法,当合适的器件制成的时候,能用要求的信息对激光束进行编码。这样的......
2005年夏季在山东滨州进行了以人工引发雷电为主的综合观测实验,在负电场环境下,成功引发雷电5次,其中传统引发方式3次,空中引发方......
通过对1998年8月22日空中引发雷电先导过程的光、电观测资料的综合分析发现,在空中引发雷电的先导系统中存在三个先导过程。①向下......
对于贴地飞行的空中目标,一般都处于雷达的盲区,且由于地面的其它干扰不利于对目标特性信号的提取。空中运动目标带电量高且难以去......
Significant changes in spontaneous potential and exciting currents are observed during water and grout injection in a si......
十九世纪是电学和光学的启蒙时代,英国物理学家J.C.马克斯威尔在1864年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归纳和修正成四个描述电场和磁场特性的方程......
宽带干涉仪闪电辐射源三维定位系统,是一种全闪电宽频带三维定位系统。它能够以微秒级的时间分辨率对闪电击穿过程产生的辐射源实现......
分析了电场变化测量仪的时域与频域响应特征,采用系统函数研究了快、慢电场变化测量仪的响应,阐明了电场变化仪的测量结果可归结为对......
为研究地闪梯级先导电场波形特征,采用偶极子法结合衰减函数计算了有限大地电导率下不同距离处、不同梯级先导底部高度条件下的电......
利用闪电电场变化仪对空中人工引发雷电引起的电场变化进行了两站同步观测,并结合高时间分辨率的光学观测资料的分析研究,揭示了一......
利用成像率为1000幅/s的数字化高速摄像系统和时间分辨率为1 μs的快、慢天线闪电电场变化测量仪在广州附近观测到一次首次回击具......
阐述了人工引雷技术的原理,结合2008年夏季在大兴安岭松岭地区进行的人工引雷实验情况,具体介绍了利用火箭拖带细金属导线进行人工引......
利用GPS同步的高时间分辨率闪电电场变化仪,2002年夏季对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的闪电特征进行了多点同步观测,得到了0.4μs时间分辨......
<正>高中物理所涉及到的变化的电场,通常情况下具有以下四个特点:①电场被局限在一个有界的范围内(如两平行板间的变化的电场);②......
针对回击速度的非单调变化,采用回击通道分段的思想,建立了速度非单调变化条件下的回击工程模型,并检验了该模型的有效性与准确性.......
<正> 我们于1977年开始,在河北西部太行山地区利用大地电场的声频部分,进行了一些探测浅层含水构造的试验研究工作。试验表明:普遍......
介绍了利用火箭拖带细金属导线进行人工引发雷电的专门技术 ,并具体针对 1998和 1999年夏季在广东从化地区进行的人工引发雷电实验......
根据1998年8月22日在广州从化5次空中引发雷电远近两个观测点得到的地面电场变化资料, 对主放电之前的先导传输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
<正> 在高等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中,一般都具有复杂的视觉器官——眼睛。眼睛是高度灵敏的光信息感受器,在它的视网膜上有许多感......
“三维闪电探测系统研制”是国家科技部科研院所技术开发专项,其目标是开发完整的三维全闪(云闪、地闪、云内特殊放电事件)探测和定位......
光调制利用晶体的折射率能随电场变化的电光现象。按照这种方法,当合适的器件制成的时候,能用要求的信息对激光束进行编码。这样的......
利用成像率为1000幅/s的高速摄像系统和快、慢电场变化仪以及宽带干涉仪系统等探测仪器在青藏高原那曲地区所观测的地闪资料,对一......
通过对 2 0 0 2年夏季青藏高原那曲地区雷暴过程及闪电观测资料的初步分析 ,发现该地区雷暴电荷结构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地闪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