疠气相关论文
疠气,疫疠之气,是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感病邪,是中医病因学里重要组成部分。疠气作为中医温病病因的提出最早源自晋代......
新型冠状病毒于2019年末席卷华夏大地,其传播迅速,来势凶猛,给中国乃至全世界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目前,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
笔者之前研究提出六曜论平气+“刚柔失守”“三年化疫”判据,成功预测出己亥(2019)年为疠气年,并判定1个六十甲子至少有6个疠气年,......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这一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必然要探求其致病原因.病原学的研究表明,COVID-19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
春季是流行病、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中医把一类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称为“疫疠”,又称“瘟疫”、“疠气”、“戾气”、“瘴气”等。《......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肾脏损伤的中医病机及治疗对策,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复......
外邪是引起外感病的主要原因,中医将外邪分为风、寒、暑、湿、燥、火,共称为六淫。风邪是六淫之首,所以风邪更容易导致外感病的发......
岁末年初,荆楚大地,疫气暴虐,迅及外阜,袭人无数,一时之间,万众愁怵。幸因党和国家举措得力,举国上下,同舟共济,攻坚克难。眼下这......
从中医温疫理论角度认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提出新冠肺炎的病因为湿热秽浊疠气,病位以肺为主,涉及到脾胃,后期累及心肾。......
从吴又可《温疫论》学术思想的角度,探讨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疾病(COVID-19)的中医病名命名、病邪性质、病变部位以及疾病的传变......
目的刻画疠气病因出现的逻辑推理过程。方法对吴又可《瘟疫论》中出现的有关疠气病因的条文进行重新排列,使用溯因推理的方法,分析......
黄疸、鼓胀、胁痛等临床表现与乙肝有诸多相似之处。黄家所得,从湿得之;致病大致可分为外感湿邪、疠气、和正虚三方面。董建华认为......
为了发掘祖国医学对脑病的证治优势,充分体现其“辨证求因”、“审因论治”之特色,就中医脑病的致病因素:六淫、疠气、内伤七情、......
基于《温疫论》理论视角下,本文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因、病位、病性、传播途径、传染性、传变以及中医防治理念等7个方面详述......
目的:寻求针药结合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新方法。方法:使用清瘟扶正饮联合针灸外治法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结果:使用针药结合......
中医对疠气致病的认识由来已久,明末清初,吴又可《温疫论》,对疠气学说作了系统阐述。宋元时期种痘法的应用,有效的控制了天花的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