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叙事相关论文
在20世纪60年代的“前知青小说”中,由知识青年锻炼成长为“社会主义新人”的主人公在叙事中所处的地位明显高于“一般”知青,甚至......
“江南三部曲”是格非沉寂近十年之后,在新世纪推出的在文本内容上具有连贯性的长篇小说系列,按照出版时间的先后顺序分别为《人面桃......
格非于1995年发表长篇小说《欲望的旗帜》,在此之后的近10年里进入了创作的沉潜期。作为20世纪80年代登入文坛的知识分子,格非目睹......
始于1951年建国伊始的“思想改造”运动,意味着国家意识形态对知识界自上而下的规训。知识者将“自己的思想感情来一个变化”。缘......
"江南三部曲"是格非沉寂近十年之后,在新世纪推出的在文本内容上具有连贯性的长篇小说系列,按照出版时间的先后顺序分别为《人面桃......
在小说《蛙》中,莫言延续了《檀香刑》中的民间立场与知识分子立场的对话,借此凸显出民间叙事的优势。小说民间叙事的特点表现为:提供......
“七月派”,是20世纪30、40年代主要活动于国统区的文学流派。这是一个风格鲜明的文学流派,却又是一个内容驳杂、风格繁复的流派。......
1986-2016年间的格非研究大致可以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在先锋话语视野下探讨格非的叙事策略与形式迷宫;第二阶段,侧重对格非......
<正>前言张清华《第二次握手》是一个至为奇怪的文本。在它问世将近四十年来,先是经历了被毁禁查封、作者被逮捕判刑的惊心动魄的......
本文提出“笑谑话语”概念,指称90年代以来知识分子叙事中的喜剧/闹剧化倾向。1980年代末以降,以王朔小说为先声,刘震云、王小波和......
<正>阎真对"知识分子叙事"有着其他作家难以企及的耐心和韧性,《曾在天涯》、《因为女人》、《沧浪之水》、《活着之上》四部长篇......
从文学题材的角度看,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传统之一,就是关于知识分子的叙事。许多现代文学大家给我们留下了众多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
<正>20世纪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特别的、超出时间性质的存在。可以说,20世纪并未在100年的终结处戛然而止,在思想史意义上它与当下......
<正>以《春尽江南》终结《人面桃花》三部曲,这可谓是一个当代的悲剧性总结——总结了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的历史,革命和意识形态的历......
1978年开始,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代,“80年代提前登场”;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以后,“90年代的真正性格”才呈现出来,90年代“滞后......
<正>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以来,新世纪知识分子题材小说最为显著的成果是以个体自由叙事伦理方式对以往革命知识分子叙事的现代改......
本文试从叙述内容和方式来观照方方的小说创作,由此将其划分为三大叙事类型:平民叙事、知识分子叙事、女性叙事。三者各具特色而又......
知识分子是社会群体中擅于将传统和现代的冲突显像化的群种,其文化素养的积淀、对情感的鲜明感知以及对社会文化现象的过敏性人格......
甘肃的城市叙事起步较晚,突出特点是城市叙事与知识分子叙事交错呈现,校园成为很多作家城市叙事的切入点,普通市民形象处于基本缺......
<正> 吴:《读书》这几期,上海的朋友相继提出了人文精神的失落和遮蔽等问题。今天,我们江苏几个学人聚谈,看看能否将其中一些问题......
该论文指出,李洱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产生的一位优秀的小说家。他的小说不仅关注知识分子题材,而且自觉运用精英的人文立场来认识和评......
在新世纪的头十年,中国知识分子面对着一个颇为吊诡的历史语境是:一方面,为大众媒介所鼓吹的“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
因阎真的现实主义写作和充满道德诗意的超越性写作与路遥的写作在文学精神上的同构性,《活着之上》获首届路遥文学奖.《活着之上》......
站在无产阶级立场,通过塑造与自身具有同构性质的知识分子形象来演绎和论证知识分子改造的时代主题,籍此凸显进而实现自身急切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