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题材小说相关论文
知青题材小说在1980年代中前期达到高潮时,作者多为30岁上下的知青作家。从新世纪开始,知青逐渐步入老年,其下一代也陆续成家立业,......
一场运动造就了一部知青文学史。“知青”这一中国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并没有随历史的结束而消亡,有关他们的一切仍鲜活地存在于各个......
韩少功是当代文坛中独具特色的具有“知青身份”的重要作家,从他早期的作品《西望茅草地》、《月兰》、《飞过蓝天》、《远方的树》......
"文革"时期的知青题材小说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围绕知青英雄人物塑造的特征和角色的设定,可分为革命烈士型和造反红卫兵型两大类,其......
认识熊友连还是十多年前的事,那时他从水运公司下岗,骑"麻木"拉客为生(宜都人把电动三轮车叫"麻木")。一次我坐他的车,手里拿着一本梁晓......
<正>1980年代,一批"知青作家"曾掀起了一股强大的"知青文学"热潮,他们对上山下乡运动有批判,有怀念,有歌颂,但反思才是"知青文学"......
叶辛出生于1949年,中学毕业后,他离开了家乡上海,前往贵州开始了他的插队生活。虽然在乡下插队,但热爱文学的他一直没有停下对作家......
<正>黄桂元:用过去习惯的眼光看,作家常常需要正儿八经地面对"写什么"的问题,然而就当下文坛而言,这也许已经不成其为问题,或者说,......
"文革"时期的知青题材小说着意凸显"青年意识形态",借此表征新生事物的成长与革命的希望所在。知青已悄然衍为"文革"激进派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