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脆弱性相关论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相关压力使得全球青少年焦虑、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病率和严重程度增加。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发现,青少......
目的 研究上海市虹口区老年艾滋病感染者社会脆弱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21年4月—2021年7月在上海市虹口区随访管理的现......
以社会脆弱性概念多重内涵属性的梳理为逻辑起点,重点对社会脆弱性研究框架和评价方法展开比较分析,并总结归纳了社会脆弱性研究中......
洪涝灾害对黄河流域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威胁.以黄河流域76个地级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了黄河流域洪灾社会脆弱程度评价指标体系,......
疫情防控预警机制是疫情防控机制的重要环节。新冠肺炎疫情灾害业已对全国的经济、社会甚至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针对此次疫情防......
近年来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日益威胁人类社会的发展,防灾减灾成为当前各国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恶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随着国......
学位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空间扩张趋势显著,城市边缘区大量农地和农村地域不断被侵占,使传统农村社区原有的物质环境、生计......
2013年底乌克兰政局突变,政府被颠覆,反对派全面掌权,前总统亚努科维奇被迫下台。此后,克里米亚入俄,东部地区战火骤起,俄罗斯与西......
我们越来越担心自21世纪以来,在气候变化引起的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因城市化进程加快而造成的人口和社会经济财富的高度集中使得人类......
极端高温对人类健康与城市社会发展影响显著,如何衡量城市高温特征及其社会后果是地理学人地关系研究的新命题。将社会脆弱性分析......
淮河是我国七大河中洪灾发生最为频繁的河流,灾害的频繁发生给沿淮省市带来了较高的洪灾社会脆弱性,另外,淮河流域是我国经济发展、交......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社会脆弱性反映了区域社会系统在面对自然灾害时可能遭......
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背景下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造成的损害正逐年上升,严重威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灾害损失不......
在梳理社会脆弱性概念和分析框架的基础上,从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城市化、旅游发展、健康、环境污染及公共安全等扰动视角出发,对......
特别重大自然灾害因其造成的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深远的社会影响而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成为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焦点之一。......
基于滇中地区2005-2014年10年间的社会经济资料和相关森林火灾统计资料,用人均GDP、人口密度、林业产值等社会经济因素指标,研究森......
20世纪40年代初的河南大灾荒是中国最大的灾难之一。由"灾"而"荒",往往通过"社会脆弱性"这个中介来完成。考察1942-1943年间的社会......
当前,我国社会公共安全问题频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受到了一定影响。加强公共危机教育是应对公共安全问题、降低社会“脆弱性”的基......
城市边缘社区得到来自不同学科学者的持续关注和研究,但目前概念术语的使用较为随意,概念阐释具有化约主义的倾向。有必要对既有概......
民国时期,由于自然条件差,经济落后,军阀混战封建剥削等原因,西北地区一直处于贫困落后状态,缺乏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而鸦片种植......
从经典灾害社会学、社会脆弱性到社会建构主义,这是灾害社会学发展的最新趋势,也是其发展的主要学派和阶段性特点。基于对这三个学派......
基于社会脆弱性的理论内涵,本文综合考虑社会结构的10个方面影响,构建中国社会脆弱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多元因子分析方法(MFA)......
应急管理必须从源头的风险治理开始,实现应对的重点"前移"、应对的主体"外延"。当下,风险几乎都具有公共性和系统性;政府应急管理......
从"打传"事件对合肥市一小区进行了实证研究,探讨了城郊新建封闭社区的社会脆弱性特征以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这类社区在建成初期......
自然的过度资本化是生态失衡的重要原因。自然的客体化逻辑与资本的增殖化逻辑是自然过度资本化的两个内在逻辑。通过对云南一个“......
社会脆弱性是指社会群体、组织或国家暴露在灾害冲击下潜在的受灾因素、受伤害程度及应对能力的大小。它有三个主要讨论面向,即脆......
空气污染会对神经系统、脑功能及认知功能造成损害,且伤害多集中于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易感人群。空气污染会降低主观幸福......
选取21项社会经济指标,采用TOPSIS方法对宝鸡市12个区县的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宝鸡市的人口分布、经济条件、社......
面向网络舆情的社会脆弱性评估是理解网络舆情风险和提高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的关键步骤。为准确评价面向网络舆情的区域社会脆弱性,从......
脆弱性理论是分析人地相互作用程度、机理与过程的重要工具,为可持续性评估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将社会脆弱性工具应用到城市边缘......
重大基础设施工程作为“社会工程”,其社会脆弱性对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建立重大工程社会脆弱性指标体系;其次,根据......
本文运用"暴露度—敏感性—适应能力"分析框架,基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4个牧业旗147户牧户的实地调查数据以及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
社会脆弱性评估是解析社会脆弱性要素关系、量化社会脆弱性程度、识别脆弱空间单元或社会群体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社会脆弱性精准治......
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全国城市建成区面积从2000年的2.24万km2增加到2015年的5.21万km2,年均增长速度达5.79%。在这......
基于社会经济角度构建安宁市森林火环境灾害社会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用主成分分析法(PCA)提取暴露性因子中重叠指标,用层次分析法(......
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形势,开展区域社会脆弱性的研究有利于更好地应对极端气候事件及相关灾害。为研究长江中下游地区社会脆弱......
社会脆弱性存在着四种典型的定义:分别是"冲击论"、"风险论"、"社会关系呈现论"和"暴露论"等。同时,社会脆弱性范式有三个基本理论假设即(1)脆......
社会生态韧性已超越社会脆弱性,成为灾害、危机和风险研究领域中最令人注目的范式,它主要有社区能力说、恢复能力说、适应能力说、......
在由社会、社区和家庭三个层面构成的社会应灾体系中,社区处于"上传下达"的枢纽位置。社区应灾能力不仅关系到处于其中的家庭的应......
本文以灾难社会学中社会脆弱性与社会生态韧性的视角,结合儿童权利理论,提出了儿童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双重脆弱性,并对减少其脆弱......
适应性治理通过边学边做,针对各地方的社会经济条件、自然生态系统、地方知识文化等基本特征,基于一个动态、自下而上和自组织的过......
针对地震灾害社会脆弱性评价中指标权重赋值的主观性和传统突变级数评价方法存在冗余指标的问题,首先建立基于突变级数法的地震灾......
图示法是安全管理学科研究社会脆弱性行之有效的方法。不仅有助于廓清社会脆弱性及相关概念的定义阈和内涵,而且对安全管理的系统......
从敏感性和适应能力视角出发,构建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地社会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结果显示:(1)空间距离临近性对景区边缘型乡村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