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科学研究所相关论文
由苏州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主办的“第六届东吴神经疾病论坛”定于2013年4月25-27日在苏州举行。论坛将继续......
苏州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定于2010年10月27至31日在苏州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自噬与神经系统疾病”[编号:2010-03-07-143(国)]......
“父母希望我做事认真,这便是我名字里‘真’字的寓意。”今年33岁的刘真出生于山东潍坊一个农村家庭。11年前从山东师范大学生物技......
世界权威杂志和著名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出版的、在科学计量领域和文献分析领域颇具影响的于今年7月份发表了和,两篇文章显示......
心理学家发现,拥有3~5个挚友的人,比没有朋友的人寿命长15%。不论与朋友、爱人还是子女、父母,只要你拥有的关系是健康的,就能获得幸福......
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精神病学和神经科学研究所的学者发现:重复性的消极思想会增加一个人患上认知障碍症的风险。 发表在《阿尔......
8月26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感觉系统研究组及其合作者完成的研究论文.论文阐述......
在自己事业的巅峰时刻,他从美国回到中国。从“美国梦”到“中国梦”,饶毅的轨迹不仅仅是一次个人选择,也代表了一股历史的潮流,甚......
大脑发育过程中,血管的路径选择对脑血管三维网络的形成至关重要。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
目前,在全球广泛使用的镇痛方法是服用止痛药物,但不论何种止痛药,都有各自的不良反应。而我国独有的针刺镇痛法,可镇急慢性疼痛,也能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是卫生部批准的首批耳鼻咽喉科内镜培训基地。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颅底外科中心主办的“2011年全国颅底外......
万有,博士学位,博士后学历,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部“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985年于河南医科大学医疗系获医学学士学位,1990年予河......
<正>一群睡着的小白鼠"帮助"科学家发现了一个关于睡眠的秘密:位于基底前脑的胆碱能神经元对睡眠觉醒行为具有特异的调节功能。浙......
一般来说,喝酒带来的头痛、乏力等不适在睡一两觉后就会消散,因此许多人认为,只喝一次酒没啥大问题。近日,西班牙和德国联合研究发......
4月2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顾勇研究组在Cell Reports在线发表了题为《猕猴皮层神经元编码曲线自身运动......
由北京市脑血管病中心、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学院、神经介入研修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中国脑血......
<正>2015年4月19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脑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正式成立。在成立大......
克隆猴的成功,将为阿尔茨海默症、自闭症等脑疾病以及免疫缺陷、肿瘤、代谢性疾病的机理研究、干预、诊治带来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中国科学家从神经系统和基因层面揭示了衰老的原理,并发现了BAZ2B这一全新的抗衰老靶标基因,为延缓大脑衰老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正>目前,脑科学领域对大脑如何处理信息、神经细胞如何编码和传导信息、神经元之间如何传递信息、不同神经元的功能研究等解析得......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不断加速,各种易于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的疑难疾病也越来越多,慢性疼痛便是其中一种。作为一种持续一个月以上(以前为......
<正>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和科维理神经科学研究所合作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在人类大脑皮层的进化过程中,在已知的DNA调控因子区,有数......
在人们欢庆科技进步的同时,也有人表达了对该技术的伦理关切:非人类的灵长类克隆猴都来了,克隆人还会远吗......
原发性和转移性癌症常伴剧烈疼痛,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但是癌症痛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2018年10月16日,本刊编委、北京大学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