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测相关论文
<正>一、前言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主要从事空间技术开发、航天器研制,空间领域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航天技术应......
8月8日,新华社发布消息称我国首个火星模拟基地项目将落户青海省海西州大柴旦红崖地区,这里拥有典型的雅丹地貌群,其独特的地形地......
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成为第二......
一、选择题 1. 根据下列描述,能够确定一个点的位置的是(). A. 国家大剧院第三排B. 北偏东30° C. 东经114°,北纬35.5°......
(一)嫦娥二号的奔月之旅 10月1日18时59分,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豪迈出征,将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先导星——嫦娥二......
中国古代有“嫦娥奔月”的神话,表达人们探索神秘太空的美好愿望。“嫦娥一号”卫星是我国研制发射的一颗飞向月球的探测器,标志着我......
神舟七号飞船将于10月飞上遥远神秘的太空。顺利进入太空后,神舟七号上的航天员将进行我国首次“太空漫步”。 发射时间:2008......
发射月球探测器对月球进行考察,不外乎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探测器围绕月球进行考察,另一种是探测器在月面上着陆考察。由于它们的出发点......
围绕“认得清、留得住、飞得灵、用得好”的发展目标,概述了2020年临近空间科学技术的研究热点:中国、日本、法-美联合在临近空间......
近年来,科学家们制造出各种类型和功能的机器人,在实践中机器人也广泛应用于火星科学探测、工业生产以及家庭生活等领域。但是,现有的......
2013年12月16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里洋溢着轻松的气氛,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登月。探测器上搭载......
宇宙拥有意识 大科技读者 江新林 我认为宇宙是一个拥有意识的庞大系统,这种意识存在于小到电子、大到星系之中。总之,这种意......
嫦娥二号卫星是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其主要目的是为嫦娥三号月球软着陆进行部分关键技术试验,并对预选着陆区进行高精度成像......
2021年1月18日,在国新办就2020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的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
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在海南岛东北海岸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
当今社会海洋已成为全球各沿海国家激烈竞争的重要领域。沿海各国对海洋的重要性认识越来越高,加强对海洋的观测和认识,研究海洋与......
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嫦娥"四号探测器在第12届珠海航展上首次对外公开展出。"嫦娥"四号是探月工程计划中"嫦娥"系列的......
北京时间2015年3月6日20点39分,“黎明号”探测器经过近8年、49亿千米的飞行,抵达矮行星谷神星。继2011年探测岩石质灶神星后,“黎明......
2019年1月,欧空局(ESA)为"赫拉"(Hera)小行星任务选定了将要携带的2颗立方星,这2颗6U立方星将被送到戴迪莫斯双小行星系统附近进行......
五、首席专家制任务的运作方式1.方案的确定首席专家制任务与核心任务运作方式的最大区别在于方案的确定过程,即A阶段前和A阶段。核......
嘿,三月,又见面了!三月是春天的开始,也是“科学的三月”。 49年前的三月,“实践一号”卫星成功发射,这是我国“实践”系列科学探测与......
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启程。随着长征五号遥四火箭的点火升空,我国拉开了向更遥远......
2015年12月17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首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转移......
天气,对于人类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刮风、下雨、冰雹、飓风这些耳熟能详的名词,代表了人们几千年来对天气的认识,也使人们认识到......
作者简介: 欧阳自远,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著名的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
NASA定于2020年发射的下一辆火星漫游车"火星"2020将识别、采集并储存火星岩石样品,以备未来由机器人或宇航员取回地球,并将继续寻......
2016年12月,“嫦娥三号”探测器搭载“玉兔号”月球车已经在月球上生活了3周年。3年来,在33个月昼工作期间,嫦娥三号开展了“测月、巡......
美国东部时间7月4日凌晨1时52分,北京时间7月4日13时52分,美国宇航局"深度撞击"号飞船发出的370kg铜质撞击器,犹如一颗飞驰的炮弹,......
为了先期试验航天任务急需的新技术,以及开展空间环境探测与空间科学研究,中国在研制卫星初期就开始发展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
1990年开始研制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用于发射新型返回式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在长征二号火箭的基础上,利用长征四号火箭的研制成......
<正>1月31日,世界首个用于暗物质探测的"龙虾眼X射线轨道天文台"卫星在深圳市龙华区召开了项目启动会,标志着我国首个纯商业化运作......
人类对月球的科学探测和研究始予20世纪50年代。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并于1961年把加加林送上近地轨道之后,人类便开始闯入......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中国迈出行星探测的第一步——奔向火星。这是"长征"五......
1引言在深空探测任务中,巡视探测是深入开展地外天体科学探测活动的重要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在火星等固态星球表面选择科学目标,并开......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北京理工大学和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期刊,16开......
"贝皮-科伦坡"(BepiColombo)是欧洲与日本合作开展的大型科学探测任务,目标是将欧洲航天局(ESA)研制的"水星行星轨道器"(MPO)和日......
现代小卫星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作为在新技术和新生产力水平基础上涌现出来的产物,现代小卫星采用全新的设计研制理念,使得......
<正>1概述立方体卫星是指以尺寸为10cm×10cm×10cm,质量不大于1kg的皮卫星为标准单元(1U)。采用10cm×10cm×20cm大小的结构称为2......
<正>外层空间是人类共同的财富,航天活动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影响进一步增强,航天科技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党的十......
<正>《现代舰船》:与以往相比,2010年可谓是多事的一年,中国周边地区,尤其是海洋方面发生了很多事件,其中有些是按照脚本发生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