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代电影相关论文
第六代电影导演的一个值得关注的群体特征是,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有过学习绘画的经历,如贾樟柯、王小帅、章明、娄烨、张元、宁浩等......
第六代电影专注于讲述位于社会边缘的个体生命孤独地期待和寻找的故事。他们期待和寻找的往往只是一份梦想或源于生命的感觉,他们却......
纵观第六代导演的作品,会发现其题材选择与亚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摇滚乐手、同性恋者、先锋艺术家等“与世难容”的人物在第......
第六代电影人的“独立电影”是个边缘的文化现象,其边缘性表现为电影主题和风格的边缘化以及电影制片模式的非体制化。边缘立场使第......
《大红灯笼高高挂》是1991年由张艺谋执导的影片,这部影片不仅代表了张艺谋影片的美学风格,而且从中可以发见第五代电影共同的美学......
由于种种原因,第六代电影长期处于边缘化的阴影中。但是第六代电影并不是毫无希望。在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电影机遇与挑战并存,第六......
娄烨的代表电影《紫蝴蝶》讲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战争背景下,辛夏与伊丹英彦、伊宁与司徒、丁慧与谢明几人拉扯的爱情故事,借助爱......
从电影的基本构成元素看,"第六代电影"一个显而易见的变化是人物视点的变化。传统观念中认为是"丑角"的边缘和另类人物成为第六代......
第六代是市场时代的电影先锋,以边缘人群和底层世界为主要表现对象,而破碎性和差异性是其突出的后现代表征。基于内在的商品化诉求和......
第六代电影人不再把死亡当作宏大叙事的一个载体,而是对死亡现象有了更多的思辨,并且在对其的审美表现上进行了更深层寓意的编码。除......
"碎片化"是带有浓厚后现代色彩的词汇,当它用之于对文学与电影的叙事特征描述时,与传统叙事的线性逻辑、总体结构的完整、单一、协......
以毕克伟对第六代电影探讨为思考出发点,结合第六代电影的具体话语、地理景观、美学风格及与之相关的理论,将第六代电影放在跨文化......
中国电影版图中的"第六代"概念是一个后设命名。20世纪90年代出现至今,依次经历生成、转型与耗散三个阶段。1990—2003年为第一阶......
中国第六代电影以全新的姿态叛逆了第五代民族寓言电影以及转型后的商业电影,开拓了新的表现领域,丰富了中国电影的题材类型。从纵向......
青春电影作为一种类型电影,其塑造的形象是多种多样的,本文把视角对准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陆青春电影中的边缘青年形象,根据影片对边缘......
百年中国电影史一个独特的文化景观就是六代电影导演谱系的形成。第六代导演从诞生到命名,从最初的艺术探索到后来的发展走向经历......
本论引入先锋电影思潮的理论模式来概括中国新时期艺术电影的发展进程,将具有强烈探索精神的一代电影人的历史性出场描述为摆脱传......
第六代电影是指中国第六代导演拍摄的电影。它是在第五代所谓的民族寓言电影与西方的好莱坞电影云集之间相互作用的夹缝中萌芽和成......
九十年代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重大变革和转型时期,尤其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地位以后,消费文化成......
“第六代”是中国当代电影史上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能指,早在“第五代”刚刚获得命名,“第六代”便开始进入学术界视野,并开始发挥巨......
本文以第六代电影为研究对象,在解读电影文本的基础上,以“第六代电影如何参与转型时期文化记忆建构”为切入点,结合转型时期的时......
“第六代”只是一个概念虚拟的标签。从影像风格、电影题材、导演历程和人生经验来看,“第六代”是一批乱发般的多元常变电影工作......
中国第六代电影导演作品的总体美学特征是"真"。他们呈现的镜头是自己所看到过或者所亲身经历过的事;他们在电影中通过一些故事还......
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第六代电影导演,成长在一个历史变革的时期,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中西文化的交融碰撞,集中反映在他们的作品中,表......
从存在主义思潮和法国"新浪潮"电影之间的精神渊源与承续关系入手,总结中国第六代电影的基本特征和存在的缺憾。第六代电影把当下......
本文提及的第六代导演,又称“新生代”导演,指的是80年代中后期相继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并在90年代执导导筒,登上电影舞台的一群人......
2018年8月院线上映了纪录电影《大三儿》,影片把镜头对准了社会底层边缘人物,可以说是近年来国产纪录电影领域里题材的一次突破,而......
人物边缘、主题低沉、写实的镜语体系等是第六代电影的特有风格.这种主角的选择对电影作品的整体形态作出了预设性规定,电影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