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向涡相关论文
废气再循环(EGR)冷却器中,板翅式结构由于换热性能好得到了广泛应用。但随着热负荷的上升,此类冷却器存在由于高温敏化引起的气侧翅......
乙烯裂解炉是乙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耗能设备。在裂解管炉的工业应用中,通过在炉管内加入扭曲片,将管内流动由平推流转为旋转流,增......
换热器被大量运用于很多工业领域,是工业中不可缺少的工艺设备之一。能源的紧缺使得提高换热器效率显得尤为重要,被广泛用于改善换......
肋片扰流冷却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空气加热器、换热器、透平叶片内部冷却等领域。透平叶片的内部冷却主要涉及叶片中间的蛇形流道,为......
针对矩形通道内伴随水蒸气冷凝的烟气对流换热,建立显热和潜热火积平衡方程,并导出火积耗散的表达式.利用火积耗散极值原理获得了......
强化换热技术对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和节能降耗具有重大意义。纵向涡强化换热技术是无源强化换热中的一种,在换热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
学位
长期以来对于传热过程的优化主要停留在经验和试验的基础上,缺乏相关理论的指导。近年来,强化传热技术发展迅速,在强化传热的机理......
针对某翅片管换热器的设计开发,应用RNG k-模型及SIMPLE算法,研究了侧置梯形翼纵向涡发生器的翅片管换热器和平直翅片管换热器在顺......
通过三维数值模拟,对侧置三角小翼纵向涡发生器的顺排和叉排管翅式换热器的流动和传热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的Re数范围......
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在矩形通道底壁安装矩形涡产生器对(RWP)时纵向涡对层流换热的影响.在雷诺数变化范围为500~7 000,通道底壁安装......
当流体流过纵向涡发生器时,会在纵向涡发生器后产生沿纵向移动的涡旋,这些纵向涡的强烈运动,促进了主流区与传热壁面附近的流体搅混,削......
随着强化传热技术的研究发展,各种形式的涡发生器的强化传热效果日益受到国内外的重视.文章比较全面地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通道......
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纵向涡发生器用于层流矩形通道的流动换热特征.研究了Re(为800-3000)、涡发生器的冲角(分别为15°、30&#......
利用染色线流动显示方法,显示并分析了不同雷诺数下不连续双斜向内肋管管内流场.流动显示实验结果表明不连续双斜向内肋管管内存在......
本文以空气为介质(Pr=0.698),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在Re=400~2000的范围内对涡强化扁管管片散热器内周期性充分发展的层流流动进行了模拟......
为揭示不同磁致纵向涡对通道内空气对流换热的影响规律,分别就两极和四极钕铁硼永磁体作用下的矩形通道内的对流换热进行了数值模拟......
利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对带缺口的梯形扰流片进行流动和传热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了梯形扰流片的缺口位置及流动方式对矩形通......
诱导流体产生纵向涡结构可以有效强化对流换热,因此研究纵向涡发生器的扰流特性对于深化强化传热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粒子成像......
通过在流道内安装三角形涡发生器可以产生纵向涡旋.本文以场协同理论为指导讨论了在较低壁温(小于120 ℃)条件下、Re在800~7?000范......
在流道内安装三角翼对涡发生器可以产生纵向涡旋,本文研究了Re=800~8000范围内,以空气作为介质,涡发生器对加热片的强化换热效果.并......
纵向涡发生器可以产生纵向涡,而纵向涡可以影响流体的结构,进而可以影响它们的传热过程.通过使用FLUENT计算软件和粒子图像测试仪(P......
在Re=4800~10200范围内,实验研究了矩形通道内圆管侧后方两排三角小翼V形阵列布置的强化换热特性,比较了三角小翼V形阵列布置和单......
在较低壁温(80~120℃)条件下,雷诺数Re在800~8000范围内,研究矩形翼纵向涡发生器对气-气板翅式换热器的强化换热效果.应用红外热像仪......
钻井液密度动态调节技术是海洋压力控制钻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高效混合器是主要的部件。利用解析法得到了混合器内纵向涡剪应力的......
研究了在较低壁温(小于120 ℃)、Re=800~7 000以及空气介质强迫对流的情况下,水平加热片上安装三角形涡发生器的强化换热效果.实验......
通过萘升华传质/传热比拟实验,研究了涡产生器翼高H对顺排圆管管片式板芯传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涡产生器可显著提高圆管尾流部......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幅值分别为3mm、4mm的两种波纹管的湍流传热性能,发现幅值为4mm的波纹管换热效果优于幅值为3mm的波纹管,幅值......
螺旋板换热器由于其结构紧凑,换热效率高,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化工生产等各个领域。螺旋板换热器的强化换热研究一般从换热器定......
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对纵向旋涡发生器(longitudinal vortex generator)引起的流场扰动进行了并行数值模拟.控制方程使用有限元法......
针对太阳能集热器换热管的强化换热问题,对在周向非均匀热流边界条件下基于场协同理论管内的流场分布进行了研究。采用了数值模拟......
采用Fluent计算软件对四叶片组合静态混合器内湍流换热进行数值模拟并与SK型静态混合器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104≤Re≤105范围内,......
对带纵向涡发生器的椭圆管翅片换热器和圆管翅片换热器的空气侧表面的换热和流动特性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模拟的流速范......
实验和数值研究了不连续双斜内肋管管外的换热性能。在不连续双斜内肋管管外倾斜凹坑的作用下,不连续双斜内肋管和光滑圆管组成的套......
本文采用M-Z干涉测量的方法,研究了半三角形翼片纵向涡发生器强化换热方案对矩形通道内气体流动换热的影响,获得了安装纵向涡发生器......
设计了一种滴形柱涡发生器。在雷诺数4000-20000范围内,采用数值模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布置在矩形通道内的单排单列不同斜截角......
对多排纵向涡发生器对竖直平板自然对流的强化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Rayleigh数范围内,直角三角翼纵向涡发生器的翼高、......
对纵向涡强化竖直平板自然对流换热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Rayleigh数范围内,直角三角翼纵向涡发生器的攻角、翼高、翼......
以变压器油电磁感应加热管道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相同加热条件下圆管、椭圆直管和交叉椭圆管三种管道的加热性能。建立了三种加热管......
单相对流传热是换热器中最常见的热量传递过程,高效换热管件的应用可有效提高传热效率、节约能源,同时有助于设备的紧凑化设计,因......
不断改进和发展新的强化传热技术不仅有助于提高紧凑式换热器的性能而且是节能的必然要求。含有纵向涡的流动是流体动力学和传热中......
为了提高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高温热管的散热特性,根据场协同理论,利用变分法构造拉格朗日函数,从而求出附加体积力的动量方程,......
利用纵向涡发生器在窄间隙矩形通道内产生的纵向涡可以起到强化传热的作用。运用CFD商业软件CFX10.0对带纵向涡发生器的窄间隙矩形......
在窄间隙矩形通道内设置4对周期性分布的矩形块纵向涡发生器(LVG),研究该类通道和光通道内单相水介质流动阻力特性和对流传热特性。......
在窄间隙矩形通道内设置4对周期性分布的矩形块纵向涡发生器(LVG),应用相位多普勒粒子图像分析仪技术(PDPA)对该通道内单相流动的速度......
在窄缝矩形通道内设置4对周期性分布的矩形块纵向涡(LV)发生器作为强化换热措施,应用红外热成像测温技术对该通道加热板外壁面温度场......
开展窄间隙矩形通道内纵向涡强化汽.液两相沸腾传热实验。带纵向涡发生器通道和光滑通道实验数据表明:两相沸腾传热系数主要受质量流......
为了提高翅片式换热器的强化传热性能,对不同攻角的纵向涡发生器的翅片区域进行了研究.采用流体仿真软件FLUENT对发生器的翅片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