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毛白蜡相关论文
雌雄异株植物由于其性别分配的独立性,在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繁殖资源分配和繁殖格局等方面均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成为研......
本文以青檀(Pteroceltis tatarinowii Maxim)、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和绒毛白蜡(Fraxinus velutina)一年生实生苗为研究对象......
土壤盐渍化问题使可利用土地面积减少,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和生态系统退化,严重威胁各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保证盐渍化区域......
通过种子萌发试验和幼苗盆栽试验 ,对不同浓度氯化钠处理下白蜡种子发芽质量指标和幼苗的钠钾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及存活率进行了......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
绒毛FraxinusvelutinaTorr.,又称绒毛白蜡 ,是山东鲁北滨海盐碱地区的主要绿化树种之一。该树种枝条交互对生。枝条上、中部萌芽率高 ,骨干主枝的顶端......
绒毛白蜡为木犀科白蜡属落叶乔木,别名津白蜡。原产北美,我国20世纪初开始引种,现在华北、黄河中下游地区及东北南部、内蒙古南部......
山东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2010年审定通过了几个优良林木品种,介绍如下:1.鲁蜡1号绒毛白蜡编号鲁S-SV-FV-001-2010品种特性鲁蜡1号......
提出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跟踪监测氯噻硝基呱残留量的方法.反相KromasilC18柱,甲醇-乙腈-水(V/V)=35:5:60为流动相,紫外270nm检测,......
该文探讨了基本培养基、外植体、培养条件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对绒毛白蜡(Fraxinus velutina)体胚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胚根是......
采用系统聚类分析中的最短距离法等5种方法,对绒毛白蜡15个无性系进行系统聚类.聚类分析结果与其形态分类相吻合,其中5种方法中以......
白蜡为木犀科,梣属.落叶乔木,是城市绿化和盐碱地造林的优良树种.树冠浓郁,适应性强,耐盐碱,寿命长,很少有病虫害.但目前生产使用......
克隆并分析绒毛白蜡NADH还原酶第二亚基(NDHB)基因片段。根据GenBank上已发表的NDHB氨基酸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简并引物,采用RT-PCR......
以绒毛白蜡幼嫩茎段为材料,研究了其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技术。结果表明:绒毛白蜡组织培养适宜的基本培齐基为WPM,幼嫩茎段芽诱导的适......
绒毛白蜡(Fraxinus velutina Torr.)FvMYB1和FvMYB2基因分别属于R1-MYB和R2R3-MYB转录因子家族成员.通过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
摘要:我国农耕土地看似广袤无垠,实际上分配到每一户农民手上的时候,却仅仅只有一点土地,所以,我国属于人均耕地稀少的国家,更需要珍惜对......
绒毛梣(Fraxinus velutina Torr.)又叫绒毛白蜡,是一种优良的造林绿化树种.经多年优良单株选择,在济南、天津、东营、潍坊及滨州,......
以2年生绒毛白蜡实生苗嫩枝枝条为试验材料,采用三因素(激素种类、激素浓度及处理时间)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扦插环境下白蜡......
以绒毛白蜡‘鲁蜡5号’Fraxinus velutina‘Lula-5’无性系3年生母树的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为试材,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
多态型果实或种子的出现对植物种群的扩散具有重要的意义。绒毛白蜡(Fraxinus velutina)的果实具有二态型特征,主要表现在果翅数量......
观察分析了中国沙棘在黄土高原沟壑区育苗、栽植后的物候、生长情况,并对中国沙棘与乔木树种剌槐、绒毛白蜡混交的效果进行了试验,结......
局部盐胁迫条件下植物不同器官中离子的分配和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对耐盐性有重要影响,为揭示根区盐分异质性分布条件下植物对盐离......
在恒温条件下(25℃),利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双氧水、硝酸钾,对经过不同层积天数的绒毛白蜡种子进行浸种催芽试验,浸种时间均为48h。......
由于滨州地理位置和城市环镜的特殊性,土壤瘠薄、板结,通气性差,含盐量较高,雨季部分路段容易积水等,许多绿化树种生长不良,甚至难......
通过在中盐碱地上修台田,布置绒毛白蜡与紫穗槐混交试验,结果表明:混交林的绒毛白蜡树木生长情况好于纯林;紫穗槐在种植2年后具有较高......
探讨了重盐分胁迫地段植物展叶期的生理生化特性.2007年4月29日,在天津大港区官港森林公园选定绒毛白蜡和柽柳样株,从早10时到晚8时,每......
绒毛白蜡是六星黑点豹蠹蛾的主要寄主,为探究绒毛白蜡中对六星黑点豹蠹蛾具有引诱活性的化学物质,进而为利用绒毛白蜡精油活性物质研......
采用管碟法研究了绒毛白蜡果实的水、50%乙醇和无水乙醇提取物对7种常见细菌菌株的抑制活性,并采用Sephadex G-15凝胶过滤层析、结合......
采用平衡根系轻基质无纺布容器育苗技术研究了不同浇水频率和施肥量交叉处理时,绒毛白蜡轻基质无纺布容器苗的生长表现。结果表明:不......
对绒毛白蜡的扦插育苗技术进行了探索。扦插育苗, 用 ABT 生根剂浓度 200 mg/L, 浸泡白蜡8h, 扦插成活率高达 96%。 根据生产实践,......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利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对大叶白蜡、绒毛白蜡和水曲柳的种子进行药剂催芽试验,浸种时间均为48 h,分别以经过层积......
该研究以耐盐型和盐敏感型绒毛白蜡及其F1代为材料,采用混合品系分析法进行RAPD分析。结果显示:在随机选取的150个10碱基随机引物中,......
1原产地及引种简况在世界范围内,白蜡属树种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温带地区,我国的白蜡属树种分布很广,几乎全国各地都有.绒毛白蜡原......
将盐碱地和正常地上采集的绒毛白蜡(Fraxinus velutina)和苦楝(Melia azedarach)种子在不同盐浓度下做发芽实验,测定两类种子的发......
用盆栽法设置3种土壤相对含水量(W1: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5%左右;W2: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50%左右;W3:土壤含水量为田间......
为提高绒毛白蜡的组培快繁效率,进行多种激素的梯度试验。结果显示,平均出芽数最高的培养基为DKW+ABA0.3mg/L+KT0.5mg/L+BA2mg/L+T......
【目的】为充分利用杂种优势,从白蜡杂交种中筛选出优良耐盐株系,【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0‰、2‰、4‰、6......
应用根尖压片法对木樨科白蜡属绒毛白蜡(Fraxinus velutina)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绒毛白蜡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
种子多态性是植物对生存环境的一种形态及生理适应现象,在种子扩散和萌发方面具有“两头下注”的策略,保证了种群的繁衍及潜在扩大......
以绒毛白蜡幼嫩茎段为外植体,对其组培快繁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 0.5 mg·L^-1+NAA 0.05 mg·L^......
【目的】研究绒毛白蜡植株不同器官矿质元素含量的季节动态及雌雄株间的性别差异,为进一步阐明雌雄株生长分化的内在生理机制提供......
【目的】研究磁化处理高矿化度灌溉水对耐盐植物绒毛白蜡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作用,进一步揭示磁化技术对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量的生......
以二倍体刺槐和绒毛白蜡幼苗为材料,配制NaCl和Na2CO3混合盐梯度,比较2种植物根系生物量和形态差异,测定根系保护酶活性以及膜脂过......
绒毛白蜡作为一种用材和园林绿化兼用的树种,有非常好的推广前景,它材质坚硬有韧性,工艺价值高.树冠呈塔形,叶色墨绿,叶幕层厚,很少受病虫......
以绒毛白蜡成熟胚和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培养基、激素组合对繁殖系数和生长的影响,适合绒毛白蜡离体繁殖的培养基为WPM培养基,胚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