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脾同治相关论文
吴拥军教授认为,鼻鼽为本虚标实之证,本为肺气虚弱,卫表不固,标为风寒邪气侵袭,以肺虚感寒证多见,病位在肺,但肺病常伤及脾,故治疗强调肺脾......
结合验案分析,基于"祛邪为第一要义"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从清热化湿论治的思路与方法。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主要是属于"湿热......
【目的】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中医药治疗成人重症肺炎的证治规律。【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
目的:本实验采用兔皮下注射氢溴酸东莨菪碱的方法建立水液缺乏型干眼动物模型,并给予清眩润目饮进行干预,通过分析清眩润目饮给药......
小儿腺样体肥大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上呼吸道疾病之一,常由邻近器官和组织炎症反复刺激导致腺样体发生病理性增生,以致引起鼻塞、流涕......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全世界蔓延和传播,中医在此疫情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文章立足于脾土生肺金来防治新冠肺炎,更是从肠道微生态的......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慢性咳嗽的用药规律。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7年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呼吸热病科咳嗽专病门诊收治......
通过反复研读中国针灸学会更新的两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针灸干预的指导意见》,结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先后发布的七版《新型冠状......
2019年12中旬以来湖北武汉发生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国内知名专家认为湖北新冠肺炎患者舌体偏胖大,有齿痕,厚腻苔甚至腐苔者多,......
小儿慢性咳嗽是中医儿科临床常见疾病,因小儿特殊的生理病理特点,治愈难度颇大。临床所见,在疾病中期,痰热瘀肺证是其常见证型,当......
肺与脾生理病理关系紧密。生理上,脾与肺在五行中母子相生,它们共同维持机体气机升降出入,输布全身津液,它们经脉相联;病理上,脾与......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分析吴光炯教授肺脾同治咳嗽的用药规律及经验。方法选取吴光炯教授用肺脾同治法治疗咳嗽的门......
介绍徐小圃辨治小儿咳嗽的经验。本病分为外感与内伤,前者以开肺化痰为主,后者多从肺脾两脏着手,并举典型医案以说明。......
<正> 黄文东:肺牌同治治咳喘 黄氏对咳喘等慢性病的治疗经验,往往将有效处方加减后给患者配丸常服。例如病情较轻者,注重肺牌同治,......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丁樱教授根据小儿“三不足、二有余”生理特点及“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的中医经典理论,认为脾虚湿困,痰湿内蕴,上扰于肺是......
特应性皮炎作为皮肤科临床常见病、难治性疾病,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发病率逐年上升。在特应性皮炎的患病群体中,脾虚型患者占有较......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中医疫病范畴,认为其主要病机为疫疠之邪夹"湿"伤肺,弥漫膜原,旁涉中焦,治疗时除了清除湿邪毒蕴之外,还需要......
小儿"脾常不足"是由明代著名医家万全首先提出,该理论对后世诊治小儿脾胃疾病产生了深远影响。王霞芳老师从事中医工作数十余年,认......
彭玉教授治疗小儿咳嗽主张运脾泻肺,肺脾同治。本文通过对彭玉教授治疗小儿咳嗽病案的举隅,介绍其临证经验,为临床治疗小儿咳嗽提......
目的观察斑蝥复方穴位贴敷肺脾同治对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纳入慢性支气管炎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治疗组(45例),分别给......
中医药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研究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我国南北气候存在明显地......
目的:观察肺脾同治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疗效。方法:将依据诊断标准诊断为甲状腺结节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临床观察。观察组50例......
<正>蛋白尿是泌尿系统疾病中的一个常见症状,尤其是慢性肾小球肾炎(以下简称慢性肾炎)患者中,约96.9%可出现蛋白尿[1]。结合本人临......
小儿时期最多见肺、脾两脏疾病,由于肺脾在生理病理上的密切关系,且小儿脏腑娇嫩,全而未壮,形体未充,无论肺气、脾运均存在着相对......
阐述"肺脾同治"思想在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不同时期的用药思路;介绍董氏儿科在顾护脾胃方面的方药"苏脾饮"、针刺四缝疗法、经......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小儿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对照组50例,分别采用中药自拟方、西医常规对症治疗......
目的:通过收集导师门诊治疗慢性便秘的方药,运用统计技术探究其辨证思路、用药规律及核心用药,为慢性便秘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资......
笔者临床上用肺脾同治、三焦分利之法治疗小儿泄泻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36例中,男19例,女17例;年龄6个月~2岁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