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伤害行为相关论文
目的 探讨农村中学生睡眠质量和抑郁症状及其交互作用与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的关联,为农村中学生NSSI的预......
目的 了解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使用切割工具自伤时的真实体验和感受,为提供针对性干预措施......
目的 分析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的家庭影响因素,为制定青少年自伤行为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
自伤行为是全球青少年重要的疾病负担之一,也是成年期多种健康结局的风险因素。青少年自伤行为的预防分为一般人群预防和高危人群......
一名九年级女生开学两周以来情绪低落,上课注意力难以集中,经常一个人默默发呆,夜里入睡困难,抑郁的情绪让她十分痛苦,出现过自我......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on-suicidalself-injury,NSSI)是青少年中高发且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但有研究发现青少年经常会隐瞒NSSI。自我表露......
目的了解中国中学生健康素养与伤害发生之间的关联。方法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2月,在辽宁、河南、广东省,重庆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采......
自杀是指个体蓄意或自愿采取各种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它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一个重大的公......
目的 了解青少年常见身心病理症状流行情况及其对6个月后自杀、自伤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于2008年3月从我国东部地区的......
目的了解中学生自伤与自杀行为的发生情况,为实施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08年、2010年、2012年4......
目的探讨负性生活事件与职业学校学生自我伤害行为间的关系,以及抑郁和反刍思维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量表对......
目的研究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故意自我伤害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衢州市区6所初中学生876人,采用父......
目的探究不同类型童年期虐待与忽视共存对青少年不良心理行为(抑郁症状、自伤行为、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准备、自杀未遂)的影......
目的 了解小学生视屏时间与自我伤害行为的关联,为制定小学生自我伤害行为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7年6......
目的:探讨童年创伤对青少年首次发病抑郁症患者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的影响。方法:纳入60例青少年抑郁症......
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历来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领域,近期频发的校园安全问题让社会的关注点集中在青少年的问题行为上。其中,欺负行为和......
学位
目的:编制适合我国青少年使用的《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问卷》,并对其信效度进行心理测量学评价。 方法:通过对国内外青少年非自......
自我伤害行为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病理行为。近年来,关于自伤行为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自伤的影响因素和功能上。回顾以往文献,自伤行......
自我伤害行为是广泛的存在于各国文化背景下的一种病理性行为。近些年来,对自我伤害行为的情绪调节功能的研究一直是热点。有研究者......
在国内,研究者们对自伤的界定趋于一致,认为自我伤害行为是个体对自己身体组织故意做出的伤害行为,这种行为不止发生一次,个体在实......
青少年是自我伤害行为的高发人群,对其影响因素与发生机制的探究一直是国外研究的重点,如新近对生理因素的关注。文献回顾发现,自伤行......
目的:自伤是一种非适应性的病理行为。根据情绪管理模型和自我惩罚模型,青少年的自我伤害行为是为了达到缓解情绪和惩罚自己的目的......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在农村留守初中生孤独感与自我伤害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孤独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青少年自我伤害问卷......
于2017年9月至2018年2月,调查北京市650名6~17岁残疾儿童青少年及1∶1个体匹配的同年龄、性别和居住地正常儿童青少年最近1年的自我......
1病例资料女,64岁。因呼吸困难、咳嗽、咳痰、高热发作2周而入院。患者2周前因劳累后出现乏力、发热、体温最高达39.5℃,伴有咳嗽......
目的? 了解心理援助热线来电者有无自杀意念的自伤行为的差异.方法? 纳入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于2002年12月—2008年12月接听的既往......
摘 要:面对班级的自伤学生,班主任从现实层面考量的具体应对措施,包括班主任劝导、学校干预、专业心理治疗、家长的配合、学生支援关......
目的探讨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的状况、动因及影响因素,以及自我伤害行为与应对方式和自杀意念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广东省1......
自我伤害行为(SIB)尚无完整的理论解释体系.目前心理学研究认为,SIB个体存在精神心理障碍及感觉和冲动调节障碍,与儿童受虐待有关;......
目的探究中学生家庭亲密度、心理弹性与自伤行为之间的关系及内在机制,为中学生自伤行为预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伤害对人类的危害逐渐被认识,并逐渐成为公共卫生中的热点问题。为减少居民伤害死亡,并为采取预防策略提供决策......
为探讨新昌县居民意外伤害的死亡水平,分析意外伤害死亡的特征和对居民健康的影响,为开展伤害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笔者根据新昌......
通过对湖北省麻城两所中学留守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的调查,得出的结果是,留守青少年的自我伤害行为总体上有相当高的发生率,呈反复......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群的自我伤害行为发生情况。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以某校371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一年来自我伤害行为发生情况进......
为了解当前中职生自伤行为的状况、特点以及功能取向,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青州市546名中职生进行了调查,并结合心理咨询实际案......
精神疾病病人自杀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内报道,因各种精神疾病引起的自杀,占自杀病因的第2位[1].因此,了解住院精神病病人自......
潜在类别分析(Latent class analysis,LCA)是通过对类别型的外显变量和潜在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统计模型,是根据模型参数得到各种潜......
目的:在对国内外青少年自伤行为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深入了解和总结的基础上,以6名存在自伤行为的青少年(包括初高中及大学生)被试为......
城乡发展与变革下的当代农村留守青少年,基于特定的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是包括自我伤害行为、社交回避在内的许多问题的易发和多发......
受城镇一体化的影响,我国流动青少年数量逐年增加。童年早期经历的事件会对个体造成心理创伤,严重者会出现自我伤害行为。研究表明......
目的分析2011年广西城乡居民伤害死亡流行病学特征及疾病负担,为广西地区制定伤害预防控制策略及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死亡......
目的 探讨大学生非自杀性自我伤害与负性生活事件的关系.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武汉市2所综合大学抽取1 988名大学生进行随访问......
<正>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是一种不以自杀为目的地、直接地、故意伤害自己身体,而不被社会和文化所认可......
生活压力事件是指在生活工作中遇到所有问题的总和,高中生面临的压力事件主要为学习;自我伤害行为是指通过不同方式对自己的躯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