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无调性相关论文
中国早期钢琴音乐的和声方法中,除了少部分风格模仿的创作外,作曲家探索的核心是五声性旋律与西方七声自然音调式三度叠置和弦的结合......
《钢琴小品六首》Op.19写于1911年,是勋伯格从1908年开始于自由无调性写作的阶段性作品,也是勋伯格从晚期浪漫主义风格到十二音序列......
自由无调性始于20世纪,是调性扩展的结果,意味着调性的瓦解,而包括勋伯格本人在发表第一首无调性作品后也表示了自由无调性的某些缺陷......
(Op.19)是勋伯格第二个创作时期--自由无调性时期的重要作品.本文将从结构和音高材料两方面对中的第一首进行分析,以加深对勋伯格......
音乐发展到20世纪,作曲家们在音乐语言和艺术风格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创新,形成了不同的音乐艺术流派。本文重点研究了奥地利作曲......
贝尔格<钢琴奏鸣曲>O)p.1是二十世纪自由无调性手法作品之一.'线形对位'是该作品创作中的重要技法,对比式、模仿式及偶成......
【正】 勋伯格的自由无调性音乐,前承晚期浪漫派半音风格,后启高度逻辑化序列主义,并与当今欧美盛行的自由十二音作曲法有着深刻的......
勋伯格的"十二音列体系"是纷繁芜杂的现代音乐中的一个重要派别。十二音技法是勋伯格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探索精神的体现,十二音列......
本文以勋伯格自由无调性作品《月迷彼埃罗》为例,剖析了以彼埃罗为主导动机的"核心集合"在整个套曲中的贯穿发展手法,通过主导动机音......
文章在对贝尔格《钢琴奏鸣曲》中星罗棋布的半音和全音音列现象及随心所欲的使用方式进行分析、归类、总结的基础上 ,揭示了贝尔格......
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现代音乐视唱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调性扩张视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调性扩张"是指主音的控制范围扩张,其他的半......
在十二音序列音乐的创作上,贝尔格没有一味遵循勋伯格所创立的十二音序列作曲法的基本原则,而是在继承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大......
本文以韦伯恩的部分艺术歌曲作为分析对象。包括早期的自由无调性作品以及十二音作品,以其作品中的音高组织关系为切入点,试图总结出......
自由无调性与十二音是勋伯格先后创立的两种无调性写作手法,它们分别对两个不同时期的无调性创作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通过对......
安东·威伯恩(Anton Webern,1883-1945)是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第二维也纳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师从勋伯格。威伯恩的创作生涯大体......
20世纪初的作曲家们,在不满足于调性、和声的传统技法,而又还未形成规范的十二音序列写作方法时,创作出来的音乐作品风格介于调性......
在十二音序列音乐的创作上,贝尔格没有一味遵循勋伯格所创立的十二音序列作曲法的基本原则,而是在继承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大大丰......
自由无调性写作往往蕴含着种种非调性、泛调性、潜在调性运用的可能性。作曲家在内心听觉和个人美学取向的驱动下 ,有意识或无意识......
本文以通俗的语言概括性地阐述了勋伯格的自由无调性创作(约在1908-1913年间)与当时西方风靡一时的表现主义新思潮的内在亲和力,揭示......
贝尔格在1914年创作的《管弦乐队组曲》在其创作生涯中占有重要地位,它被公认为是贝尔格所有作品织体写作最为复杂的一部作品,也是......
本文通过对勋伯格《六首钢琴小曲》Op . 19的逐一分析 ,阐明了早期自由无调性音乐作品的写作特点 ,并对作品中所包含的调性因素作......
作为摆脱调性、探索新的结构原则的重要手段,自由无调性的创作技法在创作理念和结构途径方面与传统音乐作品有很大的不同。勋伯格......
自由无调性时期是勋伯格力求摆脱调性,建立十二音体系的过程中所经历的一个关键的过渡期。他的《钢琴小品六首》是这一时期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