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诗体相关论文
埃德加·李·马斯特斯(Edgar Lee Masters,1869-1950年),美国诗人。他的《匙河集》(Spoon River Anthology,1915)是一系列短小的自由诗体......
“新形式主义”是 2 0世纪 8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诗歌流派 ,其最基本的特征是传统英语诗歌格律的回归 ,同时作为诗人和理论家的提摩......
本文立足于诗性语言决定诗歌外在体式的理论见解,考察了成长期新诗白话用语的三种类型:口语化白话、国语化白话和杂凑式白话,并在此基......
在中国现代诗的历史进程中,惠特曼的民主思想、自由诗体、豪迈气慨、奔放激·睛通过开放的缪斯空间,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众多......
《新诗集(第一编)》《分类白话诗选》和《新诗年选》作为20世纪20年代初期的诗歌选本,颇能反映新诗创作的初始面貌。诗体建设是"五四"......
从背景、主题及写作特点3个方面,分析了惠特曼的诗──《当紫丁香上次在后园开放时》。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使读者对惠特曼的诗作有......
中国现代白话诗的发难者是胡适。在中国新诗研究的历史上,人们对胡适的评价是毁誉参半。胡适对白话新诗运动的倡导是他白话诗学观......
在诗歌形式上,七月诗派倡导自由诗体,追求诗歌内在的和谐美与力度感,极力反对格律式的束缚和限制.七月诗派的自由诗理论与创作实践......
郭沫若当之无愧是中国新诗的奠基者。论文试图从郭沫若浪漫主义创作的以感情为诗本体、以自由诗为诗体的诗歌,分析中国初期诗人及......
近百年来,中国现当代诗歌越来越远离中国古代诗歌的音律化传统,走向了一条散文化的诗歌道路。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对散文化的诗歌......
七月诗派是中国抗战诗坛上一个活跃的文学流派,它不仅为中国现代文学留下了丰厚的诗歌作品,也留下了许多有价值的诗歌理论成果,尤......
《草叶集》以其非直线的结构以及主人公的创新构想为契入点,展现了一个广阔的诗歌天地.惠特曼推动了"自由诗体"的发展,使英语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