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事相关论文
致事是致使结构的必有语义成分,由于语法学者对致使关系的理解不同,导致学者们对致事的定义、本质特征、指派成分等问题研究得不够......
“把”字句和“使”字句是现代汉语中两种重要的致使结构,两类句式既存在区别,又存在一定联系,在某些条件下还能互换,这为我们认清......
【正】在我国古代官吏考核制度研究方面,夏、商、周三代一直是个十分薄弱的环节。这既与史料的残缺有关,也与论者对考核制度的某种......
“延迟退休”并不是新发明新创造,古已有之。古代的退休只限于各级官员,叫做“致仕”,也有叫“致事”或“致政”的。官员退休制度......
本文从致事的引入出发,发现汉语致使复合词存在被动转化的不站称性。受Liina双重事件分析法的启发,我们认为汉语中也存在着致使义独......
本文主要引用Dixon(2000)所列的语义参项,考察了汉语三种致使句“使”字句、“让”字句和“叫”字句,并对这三种致使句进行致使性......
转喻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热点。认知语言学的对转喻的逐步深入研究,使我们对转喻的本质有了全新的认识。传统的观点认为转喻仅仅是......
西周青铜器铭文是研究其时历史与制度的直接史料。本文通过对出土于河北元氏西张村的西周中期叔■父卣、尊及臣谏簋铭文的考释,揭......
期刊
Pinker(1999)的回环理论(The Loop Theory)以英语和德语为例,证明句法结构虽可以进入合成构词(复合或派生)但由于他们本身已经不是......
本文将"给-VP"作为一个独立的汉语特殊句式来进行分析。从事件语义学的角度看,"NP VP"结构,"NP给VP"结构,"把NP给VP"结构三者构成......
汉语动结式致事的实现形式多样,包括典型致事与非典型致事,非典型致事又有内在与外在之分。本文以语法转喻为理论框架,重点剖析非......
致使结构的语义结构为双重语义结构,由致使和结果事件两个语义结构构成。致使语义结构蕴含结果事件语义结构,结果事件语义结构蕴含......
动结式在汉语中分布广泛,几乎所有表示动作的单音节动词和表示状态变化的单音节形容词都能构成动结式。从句法上讲,汉语动结式是由......
本文以概念转喻的理据为基础,介绍了转喻的本质和分类,进而评述了对动结构式的研究,主要论证了转喻机制在汉语动结式的"致事选择"......
在构造致使关系的各种语义因素中,致事起着关键作用。本文从致使事件的语义结构、构式中形式与意义的互动关系等角度对动结式致事......
施春宏在《动结式的配价层级及其歧价现象》里认为动结式论元提升的基础句式有两种:主动句(包括主动宾句)和拷贝句。但是有例外。如"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