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剧相关论文
源于偶然 改编成功1永嘉昆剧团下乡演出《十五贯》 。 供图 / 吴加勤 1955年深秋,上海市电影局局长张骏祥,陪印度电影代表团来杭......
素有“艺苑幽兰”之称的昆曲,有过雄踞于百戏之首的繁盛鼎盛,但至解放前夕几乎奄奄一息。随着重新整理改编的《十五贯》1956年在北京......
回顾2017年电视荧屏,“大女主戏”是一个重要关键词,《那年花开月正圆》《楚乔传》《将军在上》《大唐荣耀》《秦时丽人明月心》《龙......
1956年7月,上海京剧院在院长周信芳的率领下,冒着酷暑赴杭一周,一对一地向浙江昆苏剧团《十五贯》剧组主要演员学习每一个人物的表演,......
韩剧《太阳的后裔》近日迎来了大结局。该剧男主角宋仲基成功取代了金秀贤、李钟硕、李敏镐等一线韩星,成为众多少女的新任“老公”......
从艺只为一个饭碗1938年,张继青出生于浙江乌青镇,就是现在的乌镇。在此之前,张继青一家人的生活应该算衣食无忧,张继青的祖父、妈......
苏剧《柳如是》表面上看是反清复明的故事,其实质是对当今知识分子灵魂的救赎和风骨的呼唤。对剧中人物形象的理解,对剧情的明确,都是......
大型新编历史苏剧《柳如是》,通过挖掘柳如是与钱谦益在明清改朝换代之间,天崩地坼、国破浩劫之时,个人荣辱存亡的痛苦往事,探索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要"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
苏州滩簧经历200多年的艰辛孕育而有苏剧,它的音乐品位在苏剧那里赢得了举世瞩目的赞誉(现已被宣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剧和......
苏剧起源于清代民间曲艺——坐唱滩簧,是苏州极具特色的地方戏曲剧种。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伴奏依托......
苏剧作为苏州地方传统文化戏曲艺术的一种形式,其表演风格具有很强的地方特点。而且苏剧被国家收录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但是随......
非遗保护运动能否具有长效生命力,并有效提升"民""国"之生命内涵,最终取决于文化自觉。人们目前对于非遗总体上仍处于认知启蒙阶段......
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角度分析了苏剧传承中面临的人才缺失、资金不足、市场萎缩等困境。地方政府作为苏剧传承发展的主导者应积极......
当前学界讨论"剧种",一般以戏班(剧团)的组建和解体作为其"产生"和"消亡"的标志,则"苏剧"通常被认为"产生"于1941年"国风剧团"组建......
琵琶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拨弦类乐器,既可独奏,也可伴奏,重奏,合奏。如今琵琶演奏在戏曲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琵琶最早是在南北朝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