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亲缘学相关论文
大别山山脉地跨安徽省、湖北省与河南省,生态环境良好,药用植物资源众多,许多新分类群相继被发现.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别山区植物新分......
药用植物是世界各民族传统药物的主要来源,是现代药物开发利用的重要源泉。对重要药用植物类群的整理、挖掘和现代研究,一直以来是......
茄科Solanaceae在我国分布24属105种35变种,茄科部分药用植物含有丰富的莨菪烷类生物碱(tropane alkaloids,TAs),具有显著的药理活......
摘要 沙棘作為一种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的药食同源特色植物,素有“天然维生素宝库”“营养保健来源”等美称。早在公元8世纪已......
川木香属Dolomiaea和风毛菊属齿冠亚属Florovia隶属于菊科Compositae菜蓟族Cardueae,这两类植物中的川木香Dolomiaea souliei(Franc......
中药药性理论是研究药性形成的机制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是中医药学的特色理论之一。药性包括药物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和治疗过程中......
目的:研究毛茛科Ranunculaceae扁果草亚科Isopyroideae药用植物亲缘学。方法:对扁果草亚科植物形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疗效研......
为探讨广义小檗科Berberidaceae s.1.植物的亲缘关系、化学成分与疗效间存在的联系性,即药用亲缘学的研究,将有关本科的植物化学、疗......
三白草科Saururaceae植物是由一个共同祖先发生的单系类群,隶属于双子叶植物门木兰亚纲Magnoliidae胡椒目Piperales,与胡椒目的其......
贝母是一种常用中药,有十分悠久的药用历史。百合科Liliaceae中的贝母属Fritillaria是中药贝母的主要来源,此属全世界约有130种,我......
列当属、肉苁蓉属和草苁蓉属在植物分类学上均归类为列当科。这3个属的物种药用植物亲缘关系相近,传统疗效相似。苯乙醇苷类成分作......
五味子科Schisandraceae隶属于双子叶植物门木兰亚纲Magnolidea八角目Illiciales,包括五味子属Schisandra Michx.和南五味子属Kads......
芍药科(Paeoniaceae)系单属科,由芍药属(Paeonia)从毛茛科(Ranunculacea)独立而来。芍药属约35种,划分为3个组,即牡丹组、北美芍药......
目的:探索毛茛科的植物亲缘关系、化学成分与疗效间存在的联系性,即毛茛科药用亲缘学的研究。方法:将有关本草的植物化学、疗效等......
中药药性理论是研究药性形成的机制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是中医药学的特色理论之一。药性包括药物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和治疗过程中......
鸢尾科鸢尾属(Iris)植物约有300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约有60种13变种及5变型,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鸢尾属生药......
五味子科Schisandraceae隶属于双子叶植物门木兰亚纲Magnoliidae八角目Illiciales,全球分布约60种,包括两个属:五味子属Schisandra......
大黄属(Rheum L.)为蓼科(Polygonaceae)酸模亚科(Subfam.Rumicoideae)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全球约60种,主要分布于亚洲温带及亚热带的......
唇形科鼠尾草属(Salvia L.)植物全世界大约有1000种以上,在全世界范围内存在着三个分布中心:中南美洲地区(500 spp.)、中亚—地中......
中草药的使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对于各种疾病包括肿瘤的治疗都取得了十分宝贵的人体经验。丰富的中草药资源也为寻找新抗癌药提供......
药用植物亲缘学(Pharmaphylogeny)是研究药用植物的植物亲缘关系-化学成分-疗效(药理活性及传统疗效)间的相关性的一门新兴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