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具相关论文
洛阳发现的4座初唐时期的棺床墓,可以分为土棺床墓和砖棺床墓两种类型。4座棺床的位置,只有1座位于墓室的北部,其余3座位于墓室的西部......
本文研究对象是收藏于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的一组棺板画,五块棺板可以组合成一具前高宽,后低窄的梯形木棺,其上彩绘图像内容丰富,人......
2002年4月《文物》《成都市蒲江县船棺墓发掘简报》称:1998年9月下旬,在成都市蒲江县鹤山镇飞龙村西侧的小河边,有一船棺被河水冲出,暴......
罗家坝遗址的发现是近年巴文化考古的一项重大的发现,它的发现对于研究巴人的文化、经济军事、政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特别是M3......
2008年1月,中国石油在铺设兰州、郑州、长沙成品油输油管线的施工中发现一墓葬,位于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张川镇南川村西200米......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日前在澧县孙家岗遗址考古发掘中,发现一种独特葬式—“垫器葬”。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赵亚锋介......
【正】我国的鄂伦春族,长期在大小兴安岭的深山密林中过着原始的游猎生活,解放前尚处在原始社会末期的地域公社发展阶段。由于社会......
【正】 三月二十七日,我会文物工作队在长沙黄泥坑清理了一座大型战国木槨墓,编号为56.长.黄20号(以下简称二十号墓)。二十号墓的......
【正】 长沙市郊埋藏有各个历史时期的古墓,其中以战国墓、汉墓尤多,差不多在每个基建工地都有发现。近三年来,关于这两个时代的墓......
<正> 湖南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在1958年1月配合烈士纪念塔修建工程进行了古墓清理工作、共計清理楚、汉等古墓十七座,其中3号木槨墓......
根据不少读者建议,我刊从本期开始增设《文博知识》专栏,以帮助青年文博工作者和爱好者,增长文物、考古、博物馆学方面的基本知识......
<正> 一九七六年六月在广西贵县罗泊湾大坡岭清理的一坐西汉初年的大型土坑木椁殉人墓,器物丰富,葬具特殊,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岭南......
<正> 湖南平江县的东、南、北三乡及西乡的一部分,至今还保留着二次葬的习俗。人死后进行第一次葬,葬具为木棺,棺里不放置任何防......
迄今为止,学界对于有关入华粟特人葬具中出现的"人鸟祭司"的身份问题仍存在多种观点,但几乎所有观点都是建立在其身份单一性的理论......
本文结合相关墓葬发掘资料,运用统计学理论方法,对上马墓地不同时期墓葬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平均年龄、葬式及葬具等进行了分析研......
2018年5月—2019年1月,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洛阳西工区发现了两座西汉时期大型墓葬,一座编号为C1M16090,其西侧的另一座编号为C......
大同地处山西北部,从天兴元年(398)至太和十八年(494),大同(平城)一直是北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在大同......
中国东南地区的“人”字顶木构葬具主要见于两周秦汉时期的大、中型土墩墓和大型竖穴土坑墓内。通过对这类葬具进行类型学分析,可......
1996年12月,四川合江县马街子田村三社发现石室墓一座,出土画像石棺两具。这两具画像石棺是泸州也是四川极为少见的北宋时期画像石......
古代墓葬在历史阶段中各具特点,但又显示了一定的演进趋势。墓葬形制跟从于地上建筑的发展而变化,随葬品的设置逐渐向人们的生活情......
近20年来,泸州市先后发现800余座崖墓,并对部分墓葬进行了发掘清理。出土的随葬品有陶器、铜器和石器;葬具有独木棺、石棺、崖棺、......
本文从辽墓和五代十国墓的布局、装饰、葬具方面入手,对比了大量的考古学材料,较为详细地分析了辽墓和五代十国墓在这些方面与前代(唐......
作者认为,"宁懋"石室后壁石板并非原有组件,而是棺床屏石,在被移作"宁懋"石室后围板之前,这块石板至少曾先后两次被使用过,并在移......
府谷县位于陕西省最北端,这里不仅盛行土葬,而且还有针对特定死者的天葬与火葬,土葬所使用的葬具为木质棺材,丧葬礼仪既隆重又繁杂......
棺、椁出现于新石器时代中期晚段,象征墓主生前的居室。棺椁制度是社会阶层分化的结果,是身份、地位的标识。棺椁制度在龙山文化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