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南地区相关论文
在印度大陆和亚欧大陆对接碰撞的过程中,壳幔物质发生大规模的相互作用,形成一系列的变质核杂岩穹窿,同时引发大规模的成矿作用,扎......
喜马拉雅造山带是世界上最年轻、最典型的造山带,是由70~50 Ma印度板块与亚洲大陆碰撞—汇聚作用产生的。自碰撞以来,喜马拉雅造山......
利用活塞取样器在藏南沉错获取了连续的沉积岩芯, 选择顶部的117 cm岩芯段进行水蚤(Cladocera)残体分析. 根据水蚤的种类、数量和......
本文作者以藏南地区春青稞主导品种藏青2000、喜马拉雅22号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有机种植条件下的高效有机肥施用技术。试验结......
本文引入一种原始有机碳恢复的新方法,即利用Mo-TOC相关性来估算海相泥质烃源岩原始有机碳。并以藏南地区白垩纪海相泥岩、页岩为......
扎西康整装勘查区是藏南地区重要的成矿区,位于青藏高原南部,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带东段,北缘为冈底斯陆块。扎西康多金属矿床和......
本文从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宗教文化、政治历史、建筑基因对藏南河谷地区城市风貌的内在关联机制思考的基础上,以西藏山南市为研......
2015年尼泊尔M w7.9和M w7.3级地震致灾范围包括尼泊尔、印度北部、巴基斯坦、孟加拉和中国藏南地区,地震应变应力调整将对震区和......
在冈底斯岩浆岩带的羊八井地区,林子宗火山岩系上部出现小规模的粗面质火山岩。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粗面岩与时空密切相关的......
农牧耦合是提升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综合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研究采用土地利用耦合模型,定量分析了西藏藏南地区“牧繁农育”和“农......
参考1935版、1951版和2009版《西藏地图》及2005版《西藏分县地图》,采用综合编绘方法,对《中国地图》藏南地区东段内的地名点进行......
对藏南地名——"巴昔卡"进行了研究与考证。介绍了巴昔卡作为中国"雨都"和雅鲁藏布大峡谷末端的基本情况,并根据汉藏语系中的珞巴......
藏南地区位于中印边界争端的东段,面积9万平方公里,是英国殖民势力向东扩张的产物。独立后的印度企图继承英国殖民者的遗产,强行占领......
继不久前对《中国地图》藏南地名开展补白研究、将藏南地区东段内的图上地名点由原来的9个增加到36个之后,依据门巴族与珞巴族族名......
藏南地区是中印两国边界东段的争议领土,近些年,印度企图将其在藏南地区建立的"阿鲁纳恰尔邦"变为印度未来的"发电站"而大量修建水......
近年来,中印领土边界纠纷呈现升温趋势。从证据分析角度,1914年"西姆拉条约"因西藏地方政府没有缔约权,以及没有反映当时中国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