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化机制相关论文
基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的数据,及对“巨”字的词义进行分析探究,发现“巨”字的词义处于不断地演变中,“测量直角......
本文以现代汉语常用格式“A也行,B也行”为研究对象,运用“三个平面”理论,从共时平面对其句法分布、格式义分化、语用功能等的分析到......
首先,文章指出了量词“宗”是介于个体量词和集合量词之间的、中间状态的量词;然后,文章从“宗”字的本义入手,归纳语料,深入分析......
情态副词"怪"曾在历史上出现过,但其产生于西汉而非何乐士所认为的先秦。程度副词"怪"在框式结构"怪V"中的语法化是由于"怪"长期占据着重要......
古汉语中“舍”和“舒”大多数人认为是实词,它们虚词的用法却被忽视,强调“舍”、“舒”的虚词用法,以说明“舍”、“舒”是从“实词......
"其实"最早出现是作为一个短语,由于语义的泛化而由短语到实词,由实词到评注性副词。文章认为,"其实"副词化是在元代才形成的,是在主观......
语气副词“势必”由非词的分立的句法单位词汇化而来。在古汉语中“势”与“必”共现有四种句法类型:其+“势必”+VP;主语+“势必”+VP;小......
“上去”“下去”作为趋向补语,前人在结构主义传统语法的建构下,已经从动作方向,语义虚化中进行了比较详尽的解释。意义实在、表......
考察“到”的三种语法化现象:(1)“到”由行为动词演变为“周全”义的形容词,(2)“到”由行为动词演变为介词“往”;(3)“到”由行为动词演......
“不成”由词组演变为语气词是汉语词组语法化的一个典型。其在唐代已可用在句末,语法化过程为由偏正词组演变为反诘副词再到语气......
现代汉语共时平面中"怪不得"可作两种解释,一种表不能责备义,一种表醒悟义。从历时平面来看,两者存在演化关系,表醒悟义的"怪不得"......
副词"只"在近代汉语中引申和发展出转折连词"只是",条件连词"只有"和"只要"。连词化过程主要通过组合新的复合词分化语法功能,新的......
本文主要讨论“X是”类转折词语,包括同形的短语、连词及副词。除前言和结论外,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章主要在共时平面对“X是”......
本文从共时平面描写和分析“V个VP”结构及其“个”的性质类别,从历时平面考察和讨论“个”虚化为助词的动因和轨迹,并通过与助词......
语法化是语言演变的重要方面,是当代语言学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由于语法化问题比较庞杂,所以要进行合理的分析和整理,并挑选出具......
时间副词"曾经"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经"的句法位置的改变,造成词义泛化和抽象化,最终使"曾经"在状语位置固定下来。又由于"重新分析"的作用,......
本论文是关于湖南境内湘方言常用处置标记“把”、“拿”、“(?)”、“担”、“帮”、“捉”的研究。我们采用点面结合、共时比较......
本文以历史文献为时间线索,关注各个阶段“族”的使用情形。为了保证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我们检索了自先秦至清末乃至现代的......
现代汉语中,很多副词连词中都含有“是”字。由于“是”字已经进入词汇,成为一个词内成分,由此形成:一批同形异构的“X是”。本文选......
“还”是现代汉语中的高频副词,义项繁多,用法复杂、灵活,为了准确理解和掌握这个副词,有必要理清其义项之间的联系。前人对“还”的研......
时间副词是现代汉语副词中最重要、也是最大的一个次类。本文运用宏观与微观的研究方法,在对古今大量语料考察的基础上,通过对“X然......
本文从四个不同的角度考察了汉语副词的虚化轨迹和形成诱因,探讨了与汉语副词相关的虚化机制;并且在此基础上,对现代汉语副词研究......
关于方位词的虚化机制,以往只是从隐喻的角度加以研究。但是本文认为方位词的虚化机制与隐喻和转喻都有关系,而且两者在方位词的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