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来源相关论文
量词是汉语、越南语中必不可少的词类,而称量有生物量词又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在学习汉语、越南语时极易发生混淆的部分。本......
“不怎么AP”句式整体表达一种否定,是对AP进行否定和判断,通常表达程度弱。关于此句式的语义来源目前主要有两种说法:虚指来源说和构......
摘 要:从逻辑命题出发,考察表同位关系“人称代词+一个+NP”格式的语义来源。“人称代词+一个+NP”格式的语义来源有三:①“NP”的语......
现代汉语“V+头”中“头”存在两种不同用法,分别用“头1”和“头2”来表示。人们对“头1”的词缀性质及其语义来源不存在疑问,但......
有关汉语工具格介词的研究成果丰富,前贤从历时与共时,跨语言对比,个案研究等方面做过一系列的研究。然而,从整体来看,前人的研究......
新词新语不仅是汉语词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汉语日常口语交际注入了新活力。仿造类推是新词新语产生的最主要途径,仿造词语在......
汉语历史上的处置介词主要有三个语义来源:"执持"义动词,"给与"义动词,工具介词;文献中使用最多的是第一类;但不是所有的"执持"义动词都虚......
汉语方言多音节复数标记大多是指量或数量结构,另外一些复数标记兼有处所义或是标记的叠加式。单音节复数标记语法形式最为丰富,从......
语言是动态发展的。现代汉语中存在的共时差异,既有古代汉语用法的遗留,又有语言演变的痕迹。本文从历时的角度出发,指出了现代汉......
期刊
本文立足于历时来源,对量词"层"、"重"的语义从认知角度作出比较详细的对比说明,并解释两个量词在用法上的共性和差异。......
从语义角度看,汉语的大多数动量词都源于"行走"义动词。汉语动量词的形成大多经历了"行走"到"频次"的转化过程,而这个转化过程大致......
带“不”结构作高程度义补语是现代汉语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文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带“不”的高程度义补......
本文的“所对介词”是传统意义上的对象介词中的一个小类,特指引进动作、行为所对的另一方的介词,如“朝、对、向、冲、替、和、跟”......